◎ 桂祥晟
作為曾經執掌地方政府每年20多億社會福利預算的社政首長,我應該可以就這次的預算刪減案表達一些看法:
立法院院會在歷經跨日的不斷電表決後,1月21日三讀通過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圖為預算完成三讀後,民進黨立委持標語、高呼口號表達不滿。(記者廖振輝攝)
第一、綠營提到的預算刪減數是往年10倍,創下歷史新高;以及藍白營提到的今年預算數暴增,砍2000多億只是回復歷年水準,兩方的說法都容易造成議題失焦:
我覺得一個很好的比喻是,政府運作像人的身體,是一個交互作用的有機體,例如會厭軟骨是一塊小小的軟骨組織,功能是在吞嚥時保護喉頭及氣管入口,使食物不致誤入呼吸道,它佔人體的重量微乎其微,相當於萬分之一,但是沒有會厭軟骨,人就不能吞嚥,只能用鼻胃管進食,而且容易得吸入性肺炎。刪掉會厭軟骨的預算,人會生不如死,但如果刪掉一根手指頭的預算,雖然略感不便,但不至於危及生命。
所以重點不在於預算編了多少或刪了多少,那是假議題,重點在於刪了什麼。在這個前提下,提案統刪的立委不管在什麼時期或任何政黨都相當不足取,這種無差別攻擊,徹底捐棄了自己身為立法委員監督政府的職權,只是徒然刻意惡搞、報復、癱瘓政府施政而已。
另外,為什麼說預算編列數與刪除數不是重點,是因為預算不像血液,可以流來流去到處支援。單位之間預算本身不可流用,即使同一單位內的預算,立法委員也可以限制預算「不可流用」,導致那個特定業務沒有預算(血液)流入而壞死。
第二、凍結造成的問題不比刪減為輕
所謂預算的凍結,是指民意機關讓行政機關可以先動用一部份預算,至於凍結的預算則要等到委員同意了,才讓行政機關使用。這個「同意」的要件,比較教科書的正面版本,包括提出施政改善計畫、提出完整說明及有具體的施政建樹等等,而比較社會化的版本,則包括讓立委圍事的公司企業拿到政府工程或標案、讓議員關說的人事升遷異動或讓立委家人在高級醫院有病床,小孩推甄上好的大學等等,不一而足。
因為讓多數立委「同意」這件事射悻性太高,立法院有太多立委要「同意」,根本不可能這樣達成,所以機關首長會很乾脆地把「凍結」當成刪減,保守安排政策進度,並且讓許多採購案停擺,以免未來可能的「違約」。
另外預算的刪減跟凍結也沒有實質的差距,因為就算預算刪減了,只要不是刪減至零,也可以在年中追加減預算時加回來。
立委陳玉珍要影視工作者「丟掉那隻要飯的碗」,不啻是對影視工作者的傷害,更傷害到一切本來應當合法合理使用政府資源的人,汙名化社會的弱勢,貶抑台灣社會的互助精神,作為立法委員,是很失格的言論。(記者王藝菘攝)
第三、我們都是手心向上的人
這次預算刪減案,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立委陳玉珍那句:「(要影視工作者)丟掉那隻要飯的碗。」陳立委直指影劇文化工作者都是乞丐,是每天到政府部門討錢要飯的。以113年的澎湖縣為例,社福預算22億元,固然是府內單位預算編列數最高的部門,可以看出政府預算多數用於弱勢族群。但就算是衣食無憂的人,難道沒有手心向上的一天嗎?我這週在澎湖,想去台中一趟,但是去了台中就沒有機票可以回澎湖過年,一張都沒有,我只能手心向上祈求候補有位。地震了,家園一夕傾圮,在瓦礫堆的人們伸出手,手心向上請求支援,政府消防人員前來營救。不是享受政府資源的人,就是要飯的乞丐,所謂政府即是凝聚公民力量,給予需要幫助的人他們生存所需的資源,而我們每個人從生到死,都會有需要別人的時刻,都會有手心向上的一天。
陳委員的說法其實不啻是對影視工作者的傷害,更傷害到一切本來應當合法合理使用政府資源的人,汙名化社會的弱勢,貶抑台灣社會的互助精神,作為立法委員,是很失格的言論。
(作者曾任澎湖縣社會處長)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桂祥晟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