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從賴清德致詞內容發掘台語的美好

◎葉宇晉

8月24日,知名的「詩人醫師」曾貴海追思告別禮拜,賴清德總統南下高雄參加。在這個重要的場合,賴清德全程以台語發表悼念感言,展現了台語的深厚情感與文化底蘊。透過他的致詞,令人感受到台語的美好及獨特魅力。

賴清德朗讀了曾貴海的遺作〈冬花夜開〉,其中有「不斷的開花/不滅的夢/在某個小小的角落/悄悄改換了世界」,深刻緬懷曾貴海對文學的熱愛,以及對土地、生態環保和城市發展的關懷。賴清德還引用聖經中的一句話:「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該跑的路程,我已經跑盡了;當守的信仰,我已經持守了。」這句話生動地描繪了曾貴海為民主運動奮鬥一生的寫照。最後以「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來悼念曾貴海的一生,表達了對其深切的尊重。

8月24日,知名的「詩人醫師」曾貴海追思告別禮拜,賴清德總統南下高雄參加。(總統府提供)8月24日,知名的「詩人醫師」曾貴海追思告別禮拜,賴清德總統南下高雄參加。(總統府提供)

作為南部人,我自小與祖父母、父母共同使用台語。就學時期,正逢中央政府「推行國語、禁說方言」的運動,學校中說台語會遭到罰款或體罰,這讓我只能在家中使用。這樣的語言歧視至今仍讓人心有餘悸。隨著我前往中部就學及北上工作,最初因台灣國語的口音也常遭同學和同事的嘲笑。

值得欣慰的是,隨著台灣社會的民主化進程,2000年後經歷首次政黨輪替及陳水扁政府推行的九年一貫課程,正式將台灣的鄉土語言納入教育體系,逐步消弭語言歧視。然而,在長期打壓方言的環境下,多數台灣人已失去自然使用母語的機會。即使是客語,每年也以5%的速度流失,更遑論仍在使用的原住民語言。

賴清德的悼文展示了台語的優美,值得進一步推廣。台灣基進高市議員張博洋近期指出,雖然台灣近年積極發展並推廣本土語言,但從中央到地方都缺乏專責的台語委員會,這導致資源不足,影響了台語的發展。隨後,高雄市教育局宣布已選定學校進行台語實驗試辦教學,預計2025年正式掛牌實施。

我認為,推廣台語雖不必成立專責委員會,但教育部應提供資源誘因,積極鼓勵各縣市設置台語實驗學校。這不僅能減少少子化帶來的校地閒置問題,還能透過「沉浸式教育場域」,為全民提供學習台語的環境,發掘台語文學之美,彌補過去因禁制台語所造成的缺憾。

讓我們共同努力,支持台語的推廣,讓這份珍貴的文化遺產得以傳承下去。

(作者為行政工作者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