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憲
拜登退選,如果沒有川普那一場槍擊,或許他不會退選。那天奇遊團吃飯時,談到了退場的問題。
美國總統拜登退選,如果沒有川普那一場槍擊,或許他不會退選。圖為拜登在白宮談他的決定。(路透)
許多成功人士努力了一輩子,到了某個位置上,到底要不要退場?什麼時候退場?是一個困難的問題。年紀並不一定是關鍵的因素,自己在這個機構之內到底是資產還是負債,才是最重要的考量。
要不要退場?什麼時候退場?是一個困難的問題
很大部分的人都是工作到被淘汰,不管是體力、智力或能力,客觀的因素把人取代掉。
自己有辦法明智的離開原來的位置嗎?65歲法定年齡強制退休,這種事情是制度使然。「上台靠機會、下台靠智慧」,是一句耳熟能詳的名言,但理性考慮到底由什麼樣的方式來決定?智慧要如何才能夠順利運作。
當自己在感覺良好的時候,離開一個工作或停止一項計劃,需要「勇氣」。在高位上的人,下屬和支持者等抬轎的人往往會阻礙這種勇氣的展現,坐轎的人要下,抬轎的人不肯的情況,比比皆是。
再加上一堆好事和拍馬屁的人,會讓一些在青壯年有功績的人,永不肯離開舞台,替自己的機構,甚至所處的社會,造成某種難以解決的困境。
我許多德國朋友離開原來的工作和人際關係,就去享受自己退休的生活,我的老師也是這樣。但是在台灣的朋友,真正安於退休,好像不是很多。我想這也難怪,一輩子都只有工作的人,一旦失去工作的日子應該要怎麼過?職業生涯中從來沒有其他的生活,也沒有度過長假的人,怎麼突然就變得會退休?
尤其想到勇氣這件事情,不是每個人都能找到成功退出的勇氣。現在正在奧運,剛才看到莊智淵接受訪問,這是他第六次參加奧運。體育領域因為跟體力有關,年紀到了相對來講很難拿到獎牌,退休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但在公司或政治的領域,有多少領導者在犯下太多錯誤之前,可以警覺到自己的衰退而離開自己的位置。尤其在政治上,權力是春藥,被打敗了都還不肯放棄,一直懷著回歸的希望,這是常見的景象。
繼續做自己最擅長的事不是更好嗎?
什麼能證明最好的時刻已經不再存在?為什麼我自己要往下走?尤其在台灣這種一元化的社會,很難想像成功有分支可能,成功的軌跡是線性的理念根深蒂固。
成功是有陷阱,在某些情況下,顯然最好的方法就是停止。
當我們談論延退這個想法時,有時候常常在浪費自己人生最後寶貴的歲月。另一方面,努力保住自己的位置會阻礙那些在等待輪到時不耐煩的人的計劃。
退休的收入一定會減少,不希望自己每個月的收入突然減少是人之常情,沒有足夠的退休金,當然是另外一回事,但大部分延長退休的情況,最後通常都會留下不少的遺產給後代子孫。
想像一下自己的專業能力似乎已經達到了一個平衡點,我們在自己身上體驗到這種類似喜悅的感覺:我們正處於正確的高點。從絕對意義上講,我們也許仍然希望有更好的結果,但直覺對此感到滿意。成功可能是一個阻礙我們進步的陷阱。而且,透過堅持再堅持,喜悅可能會變成怨恨和痛苦,而預期的「更好」卻很難實現。
人生就是變化,人事時地物一個條件不同就不同,尤其時間不同,以前是優點的東西,很可能變成致命的缺點,妨礙自己的進步。
(作者為資安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