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拜登退選與中國的「另類」視角

◎危妮郝

美國總統拜登宣布不再尋求連任,消息一出,全球震驚。然而,在大洋彼岸的中國,這一事件卻引發了另一番解讀,充斥著對比、嘲諷,以及被審查的言論。

美國總統拜登21日宣布退出2024年總統大選,支持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角逐總統。(路透社)美國總統拜登21日宣布退出2024年總統大選,支持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角逐總統。(路透社)

社群媒體上的「見證歷史」

拜登退選的消息迅速登上中國微博熱搜榜,許多網友以「見證歷史」來形容這一時刻。部分網友的留言,例如「等你能填選票才是真正的見證歷史」,似乎暗示著中國民眾無法享有與美國同等的選舉權利。 這種對比,無疑凸顯了中國政治體制的封閉性,以及人民在政治參與上的缺失。

被消失的「趕下台」

與此同時,一篇名為「把他趕下台」的文章卻在中國網路遭到刪除。文章呼籲拜登下台,卻被認為影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而遭到審查。「中國數字時代」網站保留的資料顯示,該文寫道:「有的人,對黨、國家和人民所能做的最大貢獻,是交出權力,走到台下,回去抱孫子。沒錯,說的就是你,拜登。 這一事件揭示了中國言論審查的嚴苛,任何可能被視為對領導人有所影射的言論,都難逃被封鎖的命運。

人權觀察的犀利點評

針對拜登退選,人權觀察中國部代理主任王松蓮在社群媒體X上,將其與習近平、普丁等威權領導人進行了對比。她指出,拜登因順應民意而退選,而習近平等人卻緊抓權力不放,人民無法透過投票將其趕下台。這種對比,無疑是對中國政治制度的強烈批判,點出了中國缺乏民主機制和權力更迭的弊端。

結語

拜登退選,意外地成為一面鏡子,映照出中國社會的複雜情緒。從網友的「見證歷史」到「趕下台」文章的被刪,再到人權觀察的犀利點評,都凸顯了中國在民主、自由等普世價值上的巨大落差。這也不禁令人反思,中國何時才能真正擁有一個開放、透明的政治環境,讓人民享有真正的政治權利?

(作者為學生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