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積極管理高危孕產婦孕期健康 籲有異常症狀盡速就醫

葉長青

近期國發會公布最新人口推估報告,指出今年新生兒出生數僅13萬多,較去年減少1至2萬人,再創歷史新低,台灣工作年齡人口占比下降速度快於其他國家。面對新生兒人口數急遽下降,提升孕產兒健康照護品質,保衛國家已出生人口,亦成為政府少子化政策因應的一環。

整體而言,臺灣小於妊娠37週出生的早產兒已超過10%,而自發性早產需安胎的比例約為其中的6到7成,現今醫學診斷進步,醫師可以藉由早期風險評估進行孕期管理,若發現可能為高危險妊娠,或是孕婦本身有重要內科疾病(如紅斑性狼瘡)或曾經早產的病史等,可調整產檢次數與積極介入,需要時進一步轉診至大醫院做後續治療及生產。

在孕期資訊的獲得,孕婦可以利用國民健康署孕婦健康手冊及相關網頁協助孕期的管理。雖然資訊來源是充足的,仍建議孕婦們與產檢醫師一起溝通及討論,量身訂做最適合自己的產檢。孕婦經常藉由網路搜尋來獲得資訊,這些資訊許多是他人的經驗談,孕婦可能會發生過度解讀自身症狀,或錯誤套用醫療情況的情形。因此若是有一些不正常的症狀發生,還是建議立即就醫尋求專業的協助。

婦產科醫學會也積極爭取國建署對產檢次數的補助,將產檢次數由10次增加到14次,希望早期發現孕婦的健康問題並及時預防高風險妊娠的發生。然而部分實行層面仍有挑戰,尤其在偏鄉地區可能因為交通因素,產檢遵從性也比較低。目前試辦開放醫院,讓孕婦可以於鄰近的診所進行產檢,並由產檢醫師至大醫院進行生產,提升就醫的便利度,也降低生產風險。

婦產科醫學會也積極爭取國建署對產檢次數的補助,將產檢次數由10次增加到14次,希望早期發現孕婦的健康問題並及時預防高風險妊娠的發生。(https://www.freepik.com/)

筆者建議政府可考慮將子癇前症等高危險妊娠的篩檢納入健保,思考依孕婦的孕產醫療史、疾病史等額外提供高危險孕產婦產前篩檢項目補助,因此提高高危險孕婦積極產檢的誘因,並提高孕婦對產檢重要性的意識。讓孕婦能夠早期發現問題,積極與醫師討論、評估生產規劃或進一步診治需求。

(臺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高危險妊娠暨產科主任)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