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農地扯平,農民難脫貧

◎廖郁賢

雲林不是屏東,畫設背景不會因爲農業的特殊性而相同!想比照屏東縣的標準進行重劃,連當時屏東縣「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調整作業」的主辦人員都劍指張麗善縣長此舉不當,還要一錯再錯嗎?土地劃分的議題在雲林越來越熱,更出現許多反彈聲浪,可當張麗善縣長以質疑中央特別護航自家縣市爲由,指出農業部是主導單位,來指控中央標準不一所以願意擔任異議者、火車頭的責任為農民爭取權利?沒有釐清本質,要如何讓縣民信賴?

雲林縣長張麗善。(資料照)

當雲林的民主進步黨為了雲林人民權益,主動北上積極爭取廣大農民權益的時候,縣長繼續恫嚇人民,持續以不實資訊讓農民產生恐懼感真的是地方之福嗎?六月十一日,雲林縣民主進步黨議會黨團與黨及鄉鎮市長,率團北上向卓榮泰院長、內政部長劉世芳、農業部長陳駿季陳情,雲林的父母官應該協力、不分顏色為地方,可嘴上說著要擴大說明國土政策,但在六月十四日上午的質詢,張縣長及縣府居然婉拒民進黨議員參與說明會?還強調舉行「說明會」的原因,是因為此次辦理的說明會是「封閉式」?

公然以話術佯裝開放溝通,但實則只針對地政人員行「教育訓練」?教育這些公務員「辯護」、「攻擊中央」的手段能幫上地方什麼?議題攻防、攻擊的教育訓練,都只是利用政府資源,偷渡特定政黨對於「國會擴權」的實現?當內政部次長、國土管理署署長於六月十二日造訪雲林,與張麗善縣長共同討論「農業法展地區劃設」等議題時,為什麼張縣長不立即向次長與署長提出縣府對於國土法的質疑?反而選擇於「事後」繼續四處質疑關於「檢舉制度」、「罰則」等等「原本歸屬地方政府的職責」問題?其心可議。

最主要的土地規劃、土地管理辦法無法好好講,地方政府要負最大的責任,有行政權的地方政府得透過國土規劃才能做土地治理,哪些地方可否開發、開發的程度、規模,這些客觀事實都證明,縣長團隊沒有理解國土規劃是一個行政計畫,這個計畫的根本是以國土的「本質」做基礎來出發,不是以「發展」作為基礎,作為一個雲林人看著地方政府為了將中央的政策收編成自家政績,採系統性的攻擊和拖延,就怕搞垮的是縣民的權益。

(作者為前雲林縣議員)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