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為健保改革建言 醫界的使命與責任

◎ 江政家

近日,中國國民黨提出「全民健康保險法第六十二條條文修正草案」,草案最重要的內容是保障醫療服務點值至少每點0.95~1元以上,引起廣泛討論,立法院長也將召集朝野協商。

當前台灣醫療體制面臨不少問題,諸如醫護勞動條件不佳、健保財務不健全與未能落實分級醫療等等,因此健保改革勢在必行。(資料照)

當前健保支付制度採總額上限制,由醫療服務提供者代表、被保險人代表、雇主代表及專家學者協商下一年度預算上限,不過要是下一年度實際服務量大於原先協商的總服務量時,每點支付金額將降低。白話說,這樣的制度先設定總預算額度,如果服務的量大,每一次服務的金額就會被稀釋。

自此制度施行以來,已經有許多實證研究指出這樣的作法能夠有效控制醫療費用支出成長,但由於長年出現總服務量超過協商預算上限,導致一點不足一元的情形,也使得醫界批評總額制度乃「醫療服務打折」之元兇。

目前保障點值的修法草案獲得醫界廣泛支持。修法過後,健保體系將立即面臨兩大衝擊。第一,保障點值方案最直接的效果即是實質廢除總額制度,廢除總額制度下要如何預測醫療支出上限,恐成難題。第二,修法後醫療服務支出將會大幅成長,如未能搭配支付制度的改革,健保永續將備受挑戰。此外,增加的支出是否能夠改善醫療品質、護理人員不足等問題,也值得更進一步釐清。

醫學訓練中,年輕醫師被教育應先了解疾病成因,再給予相應的治療處置。舉例而言,一位住院病人突然發燒,醫師會檢視病人的病史、藥物與臨床症狀,鑑別出可能的感染來源或發炎等情形,再決定用藥。如果遇到發燒的病人,未經鑑別診斷而不分青紅皂白地給予退燒藥,不僅無法對症下藥更可能延誤病情。

當前台灣醫療體制面臨不少問題,諸如醫護勞動條件不佳、健保財務不健全與未能落實分級醫療等等,因此健保改革勢在必行。我們應該透過支付制度的改革、擴大健保費基與制度化保費調整機制等面向,使得全民健保永續發展,造福全體國民。作為第一線照護病人的醫界,筆者相信我們有能力、更有責任提出更具建設性的改革建言。

(作者為住院醫師、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