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強化後備軍人訓練,提升全方位戰力

◎陳俊

隨著全球軍事科技的快速發展,現代戰爭日趨複雜多變,為確保國家安全,培養一支精銳的後備軍力至關重要,國防部近年來擴大舉辦後備軍人射擊訓練,實彈射擊課程受到參訓者的一致好評,這種訓練不僅能強化後備軍人的基本作戰技能,更有助於提升整體的國防戰力。

國防部近年來擴大舉辦後備軍人射擊訓練,實彈射擊課程受到參訓者的一致好評。(中央社)

然而若單單只有步槍射擊訓練還有進步空間,目前可逐步提升射擊發數,並借鑑立陶宛的經驗,在軍方支援下成立民間射擊協會,讓更多民眾也能參與各型別武器的體驗和訓練,此外,後備軍人的訓練內容也應該更加多元化,納入臥射以外的動態射擊,以及機槍、短程飛彈等其他兵器的操作,以應對複雜多變的戰場環境。

另也須落實全民防衛理念,若未來師資、經費及軟硬體資源充足,可在各地設立「模擬館」,讓暫時無法接受實彈射擊訓練的後備軍人,包含一般民眾,都能進行步槍、機槍,乃至短程飛彈等各型別武器的使用訓練,不僅能擴大訓練層面,也有助於培養全民的國防意識,增強全社會的防衛實力。

軍用無人機技術的發展成為近年來國軍裝備建設的重點之一,烏俄戰爭凸顯無人機在現代戰爭中的關鍵作用,台灣也積極推動國造無人機計畫,其中國產二代大型無人機「騰雲」正進入軍種作戰測評的最後階段,透過反覆的測試和改進,為未來的軍事應用奠定堅實的基礎。

圖為日前中科院公開展示「騰雲二型」無人機,展現捍衛國防的決心。(資料照)

國軍裝備的研發通常要經歷從概念展示、工程發展、研發測評到作戰測評,乃至最終量產的階段性過程,二代騰雲無人機目前已進入軍種作戰測評階段,國軍仍會根據實際使用情況,以確保最終裝備的效能和可靠性,這種循序漸進、精益求精的研發模式,有助於提升國軍裝備的整體質量,為未來的軍事行動提供更強大的技術支撐。

國軍裝備訓練多元化發展及無人機等新型裝備的持續改進,都將進一步強化台灣的國防力量,為捍衛國家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撐,未來只要政府持續投入必要的資源,並建立全民參與的訓練體系,相信台灣國軍必將擁有更精銳的作戰能力,為國防現代化做出重要貢獻。

(作者為國際情勢研究員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