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林健正專區》面對中共的統戰與分化——執政黨應如何團結人心

在中共眼中,民進黨作為堅守主權與民主價值的執政黨,自然成為「主要敵人」;而藍白陣營中的部分民主人士,則被視為可拉攏的「次要敵人」,有助於分化、弱化台灣內部的團結。

林健正

2025/04/02 13:00

◎ 林健正/陽明交大退休教授、材料科學專家、現任「台灣產業科技推動協會」副理事長

統戰的本質是「分化敵人、團結自己」,其政治邏輯在於「擴大支持面、縮小打擊面」。早在武裝叛亂時期,中共便運用統戰策略,聯合資產階級、地方軍閥、國民黨左派等次要力量,共同對抗國民黨右派,最終實現建立共產政權的目標。

今日中共對台的統戰策略如出一轍。中共視中華民國為前朝遺緒,主張將其徹底斬草除根,以免「春風吹又生」;而台灣的自由民主體制與其專制極權本質水火不容,構成其政權存續的重大威脅。

中共對台灣的統戰無所不在,試圖分化、弱化台灣內部的團結。(路透檔案照)

在中共眼中,民進黨作為堅守主權與民主價值的執政黨,自然成為「主要敵人」;而藍白陣營中的部分民主人士,則被視為可拉攏的「次要敵人」,有助於分化、弱化台灣內部的團結。

透過聯絡宗教組織、基層里鄰長、媒體與社團,乃至接觸特定政黨與社群,中共試圖削弱台灣社會的反共意識與保台共識,務求達成「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的統戰目標。

面對這樣的挑戰,執政黨與其處處挨打、被動迎戰,不如主動出擊,學習統戰策略中的彈性與務實,轉化為民主陣營自身的政治工具。這不是向專制體制效顰,而是借鏡其政治操作手法,服務於自由民主的戰略目標。

若執政黨無法擴大支持面、調整敵我分際,就容易陷入內鬥擴大、自我封閉的困境,最終與社會多數漸行漸遠

藍白合使執政黨在國會處於完全劣勢。(資料照)

以當前國會情勢為例,藍白合使執政黨在國會處於完全劣勢。若一味將藍白視為整體敵營,而忽視其內部存在的差異,不僅無助於拉攏中間選民,反而會將所有非綠選民推向對立面,這正是「批紅藍白」策略的潛在風險

換言之,與其全面對抗,不如調整策略。執政黨應積極拉攏藍白陣營中的溫和派、理性派、改革派,特別是在外交、國防、產業發展等具社會共識的議題上主動釋出合作訊號,尋求跨黨派的政策聯盟;同時,對極端親中勢力則應強化監督與揭露,使社會清楚認識其背離主流民意的政治風險。

中共統戰擅長以經濟利誘、宗教情感與文化認同操控人心;而民主政體的應對之道,應以具體政策與普世價值為本。從能源轉型、住宅政策、基層建設到社會安全網,執政黨應透過這些議題與不同政黨及民間社團合作,逐步縮減意識形態的對立空間。

中共統戰擅長以經濟利誘、宗教情感與文化認同操控人心,首屆閩台城隍文化活動去年11月就在平潭登場。(圖取自網路)

更重要的是,民主自由、人權保障與資訊透明這些普世價值,本身就是民主陣營最強而有力的「統戰工具」。當中共透過經濟手段與文化認同試圖拉攏台灣之際,民主制度所展現的人性尊嚴與制度保障,才是台灣最堅實的軟實力與社會凝聚力來源。

當前民進黨的對內策略偏向對抗,雖可短期內強化綠營向心力,卻也容易製造更多潛在敵人。政治畢竟是「眾人之事」,若處處出征、事事開戰,乃至動輒發表檄文攻擊藍白,不僅無助於國政推動,反而將潛在盟友逐一推離,甚至將藍白紅送作堆。

台灣多數選民既厭惡親共政客,同時也期待內部團結。圖為彰化罷團3月底在溪湖鎮奉天宮舉辦「反共保台大團結」聯合大會,吸引爆滿人潮。(資料照)

台灣多數選民既厭惡親共政客,同時也期待內部團結。當前最迫切的任務,是從「對抗」走向「聯合」,主動從民間社團、在野黨內部與地方實力中尋找共識,組建廣泛的執政聯盟

激化政黨對立,對少數執政尤其不利更務實的策略是:「以反共為共同目標,以民主為最大公約數,以政策為合作基礎。」

唯有擴大民主陣營的團結基礎,凝聚台灣主體意識,才能真正實踐「抗中保台」的戰略目標,而非僅在綠營同溫層中彼此取暖。否則,凝聚力雖愈來愈強,格局卻愈來愈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