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親師衝突頻傳,教師誰來疼惜?教育體系需要防火牆

◎ 陳延興

近日,常聽聞許多中小學教師或校長訴說:校園現場正發生諸多親師生衝突的案例,其中多與家長教養、特殊需求學生或親師溝通等議題有關。當前越來越多學童有特殊需求或嚴重情緒困擾,不僅深深影響同儕學習與教師教學,甚至還有干擾教學或動手攻擊同儕等情事發生,每每都挑動著學校教師與同學的神經。

現在學校幾乎「班班有特殊生」,為協助教師解決問題和克服困難,教育部舉辦「特殊教育行政支持網絡會議」。(資料照,教育部提供)現在學校幾乎「班班有特殊生」,為協助教師解決問題和克服困難,教育部舉辦「特殊教育行政支持網絡會議」。(資料照,教育部提供)

依據我國教育統計資料,過去十年來中小學學生人數驟減,從101到112學年度國中生總數減少約30萬,國小學童減少約20萬,而國中小特殊教育身心障礙類學生總人數卻逐年提升,每年中小學合計增加三千至五千名特殊生,換言之,目前有鑑定統計的身障生比例逐年攀升,更何況還有許多未參與鑑定或屬於臨界的學生,我們必須正視身障學生比例驟增的教育困境

對家長而言,面對與陪伴特殊生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為有部分家長選擇不願承認或鑑定孩子的特殊情形,也加深許多教師的壓力與負擔。二十年前我擔任小學導師的時候,一個年段只有幾位特殊生,就會平均分配在不同的班級中,該班導師還得以減少三位學生予以兼顧;而目前每班都有數位特殊生,只是障礙類別與嚴重情形迥異,有一些教師同時遇到多位,即使是資深老師也是身心俱疲,亟需系統性支持。建議檢討現行特殊生安置比例與支援教師配置,訂定合理的班級特殊生負擔上限。

學生從小就過度使用3C產品,不僅減少與人實際互動機會,也在意網路上被關注情形,出現越來越多焦慮不安等問題,導致學習注意力不集中、動機低落等影響學習情形。示意圖。(資料照)學生從小就過度使用3C產品,不僅減少與人實際互動機會,也在意網路上被關注情形,出現越來越多焦慮不安等問題,導致學習注意力不集中、動機低落等影響學習情形。示意圖。(資料照)

我認為每一位兒童都有其獨特性,我們應該照顧每一個孩子,但是畢竟比例逐年陡增,教育當局應提供學校教師與行政人員更多資源與支持,學校教師也應強化特教知能與親師溝通。加上目前學生從小就過度使用3C產品,成為過度曝光於網路虛擬空間的「過曝世代」,不僅減少與人我實際互動機會,也在意網路上被關注情形,出現越來越多焦慮不安、憂鬱、情緒不穩定等問題,導致學習注意力不集中、動機低落、缺乏深度思考等影響學習情形,諮商心理師也表示輔導個案年齡逐漸下降等危機。

再者,因為當前教育側重學生權益,部分家長過於在意子女感受,只要發生同儕衝突或稍微感受學習壓力,就擔心是否受到同儕霸凌或教師不當對待,缺乏與教師互信與有效溝通,甚至過度反應與訴諸議員、媒體,行政人員依法必須立即啟動調查,導致許多教師身心俱疲,甚至發生教師因此產生身心困擾。當案件調查結果不成立時,對於承擔壓力無端受告教師卻也沒有任何友善申訴管道,或向惡意告發家長求償之機制。建議教育部應設置「校園親師衝突調解平台」,減少教育現場第一線承壓,且建立教師申訴與名譽修復機制,杜絕「假申訴真霸凌」

教育現場親師生衝突頻傳,建議教育部應設置「校園親師衝突調解平台」,減少教育現場第一線承壓,且建立教師申訴與名譽修復機制,杜絕「假申訴真霸凌」。(資料照)教育現場親師生衝突頻傳,建議教育部應設置「校園親師衝突調解平台」,減少教育現場第一線承壓,且建立教師申訴與名譽修復機制,杜絕「假申訴真霸凌」。(資料照)

身為師資培育工作者,我們用心教導與培育未來師資,我發現仍有許多認真與熱衷於擔任教師的師資生,他們學習專注與用心準備教師檢定考試與實習,特別是很多沒有證照的代理教師輾轉前來修習師培,他們秉持教育熱忱或富有春風化雨的職志,讓我從中也獲得成長與諸多感動。然而,我們見聞的教育現場卻挑戰重重,懇請教育主管當局與議員重視此議題,學校教育需要築起防火牆,提供現場教師與準教師更多尊嚴與實質支持,疼惜這些辛苦培育的專業師資,否則就像日韓和歐美所面臨的困境般,未來會有越來越多教師逃離教育現場,深信絕非國家社稷與家長學童之福。

(作者為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