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李忠憲的思考》人生需要目標嗎?

目標和人生目的有關,但並不完全相同,只有對那些將人生目的與目標聯繫起來的人,無法達成目標才會將自己視為失敗者,我認識許多人,他們對自己未實現的目標深感不滿,失落不容易快樂。

◎李忠憲

幾乎沒有人能夠逃脫這個問題的壓力,它觸及我們存在的核心,揭露了最深層的慾望和期待。

沒有目標是否就沒有存在的價值 ?對這個問題主要有兩種選擇:

1. 追求永久有意義且以目標為導向積極地生活。
2. 極度放鬆、充滿慾望、隨波逐流。

目標主要功能是產生意義。每個有意義的行動都有一個目標,否則就沒有目的。然而,由於像人類這樣的生物,存在是比意義更迫切的需要,目標具有心理上的直接激勵作用——而設想的實現時間從三分鐘的泡麵,到千年帝國。

具體的目標使衡量自己的進步成為可能,然而不設定目標也並非是沒有意義。經驗表示設定目標嚴重限制了一個人對生活的感知範圍,它限制了我們的觀察的敏銳度,常常讓我們對世界、其他人的需求視而不見,眼睛只放在某個方向,最終對我們自己視而不見。

由於目標總是在未來,它們也貶低了唯一無疑真實的經驗,即是當下。

還記得那個反中資紫光運動的一流教授?全團遊說請他吃飯,花了兩、三個小時的時間說明溝通。解釋所有的利弊得失。他不上車,就不上車,我想最主要就是:他是一個有具體「目標」的教授!圖為當年學界反紫光記者會 。(資料照)

要把時間和金錢拿來努力和儲蓄,一切都是為了將來。在目標的魔咒下,每個人都只能只能是通向遙遠目標的手段和階段。有錢要存起來,有時間要努力讀書工作,尤其更糟糕的是,生活中最偉大、最高尚的事物通常都會被悲慘地錯過了。

還記得那個反中資紫光運動的一流教授?全團遊說請他吃飯,花了兩、三個小時的時間說明溝通。解釋所有的利弊得失。他不上車,就不上車,我想最主要就是:他是一個有具體「目標」的教授!

目標和人生目的有關,但並不完全相同,只有對那些將人生目的與目標聯繫起來的人,無法達成目標才會將自己視為失敗者,我認識許多人,他們對自己未實現的目標深感不滿,失落不容易快樂。

那些真正意義上的關係,伴侶、小孩或朋友,對他們而言,只是空虛。過這種悲慘的生活,無論原因是來自過度野心勃勃的父母,書本或電影的教條訓示。現實中的目標與他們並不匹配,至今仍在誤導他們。

人不一定要會唸書,只要過得快樂也不錯,就我的人生觀察,很會讀書的人,如果沒有智慧了解生活上最基本的道理,常常會做出錯誤的選擇,甚至有悲慘的人生。有目標的時候日子過得特別充實,雖然過得辛苦但總覺得有意義,達到目標反而覺得空虛,沒有活著的感覺。

設定和追求個人目標可以提供動力和方向感,從而增強幸福感。但這並不意味著每個人都需要宏大的目標才能感到幸福。一些人可能可以在簡單的、日常的活動中找到幸福,例如與家人共度時光、從事愛好的活動或享受大自然。

有些人可能會在追求目標中找到幸福,而另一些人則可能透過享受當下、接受生活本來的樣子來獲得幸福。

正如叔本華所言:人生如同鐘擺,在痛苦與無聊之間擺盪,慾望可以滿足則感到空虛,慾望不能滿足就感到痛苦!

訓練計劃就是目標,過程就是目的,或許是在鋼索上人生的平衡方式。

(作者為資安學者)

(本文經作者同意轉載其臉書2024.6.30貼文)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