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TikTok禁令爭議:國家安全與言論自由的角力

◎曾建儒

美國政府對TikTok的安全性提出了嚴重質疑,主要原因在於中國共產黨可能通過字節跳動獲取美國用戶的數據。
(路透檔案照)

近期,圍繞著TikTok的禁令爭議再度升溫。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面臨美國政府強制分拆或禁用的決策壓力,並在美國法院提起訴訟,指控新法律違反《憲法》第一修正案對言論自由的保護。然而,這起案件背後涉及的國家安全問題和言論自由權利的爭論,究竟誰能占上風,仍然充滿變數。

美國政府對TikTok的安全性提出了嚴重質疑,主要原因在於中國共產黨可能通過字節跳動獲取美國用戶的數據。根據中共的《國家安全法》,中國企業必須配合政府的情報工作,這引發了美國政府對TikTok用戶隱私和數據安全的擔憂。

據一份來自澳洲網路安全公司的報告,TikTok被指控過度收集用戶的數據,包括設備位置和手機及SIM卡編號。這些信息每小時至少檢查一次,顯示出TikTok對用戶行為的深度監控。儘管TikTok否認這些指控,並稱報告錯誤陳述了數據收集的實際情況,但美國政府對此並不買帳。

美國情報機構為國會議員舉行了一系列機密簡報會,提供了有關TikTok潛在安全風險的證據。這些簡報會揭露了字節跳動與中共高層的關係,使得議員們更堅定地推動TikTok禁令。據報導,TikTok在某些情況下會將美國用戶數據發送給北京的字節跳動,這些數據包括用戶的姓名、電子郵件地址、IP位址及地理和人口統計資訊。這些信息的公開,使得國會議員更有理由相信TikTok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字節跳動在法律訴訟中主要依據《憲法》第一修正案,聲稱TikTok禁令侵犯了用戶的言論自由權。然而,法律專家指出,第一修正案保護的是言論自由,而非特定平台的使用權。在當前社交媒體繁多的情況下,用戶完全可以通過其他平台表達自己的觀點,因此「訪問特定平台的權利」難以成為有力的法律依據。

對於許多TikTok用戶而言,這個平台不僅僅是娛樂和交流的場所,更是展現自我、發聲的重要渠道。無論是創作者、網紅,還是普通用戶,TikTok都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廣闊的舞台。然而,當這個平台因為國家安全問題被禁用時,言論自由的範疇也隨之被限縮。

在這場法律戰中,美國政府是否會公開機密情報成為一個關鍵問題。據彭博社報導,一些法律專家擔心,法院可能會迫使政府洩露國家機密,以支持其對TikTok的安全風險評估。然而,這樣的行為不僅會危及國家安全,還可能損害情報來源的保密性,對未來的情報工作造成負面影響。

司法部已經表示正在評估是否需要提交機密文件及其他證據來支持TikTok禁令的合理性。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則表示,他們正在與國會合作,提供必要的信息來支持這項法案。這場在法庭上的角力,無疑將成為未來幾個月內的焦點。

TikTok禁令的爭議,反映出國家安全與言論自由之間的複雜關係。對於美國政府而言,保護國家安全是首要任務,但如何在不侵犯公民基本權利的情況下達成這一目標,仍需慎重考量。這起案件的最終裁決,將對未來類似的科技公司和數據隱私問題產生深遠影響。

(作者為國會助理)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