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罷免謝國樑:讓藍白看看什麼是「新民意」!

◎王智盛/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隨著藍白陣營國會擴權的惡形惡狀與公民自發「青鳥行動」的遍地烽火,「罷免」成為了朝野下一階段交鋒對抗的新戰場,也使得本來已經讓人逐漸淡忘的「山海公民拆樑行動」也隨之快速升溫。進入溽暑的六月,「拆樑」第二階段連署份數也「井噴式」地快速飆升,在收件截止的6月30日前突破30,792份的連署門幾已無懸念,頓時也再次燃起基隆人對於「拆樑」的希望。

從基隆市民的福祉來看,「拆樑」展現出的是基隆市民對於「愛基隆」、「護基隆」的「新民意」;而從台灣政局觀之,「拆樑」則是導正藍白這半年來「挾新民意以自重」民主獨裁錯誤認知的起點。(圖為山海公民拆樑行動提供)

市政吊車尾、爭議排第一,謝國樑不該被罷免?

市政本來就是檢視一個市長適任與否的最重要指標。而謝國樑繼去年9月在天下雜誌「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中排名倒數第2後,今年5月遠見雜誌所公布「2024年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謝國樑更是排名墊底,在在都已經凸顯出了謝國樑主政下的基隆市不孚民望。市政吊車尾本該讓一位民選首長戒慎恐懼,但謝市長卻反其道而行地持續引戰各種施政爭議,反而快速凝聚「拆樑」的公民力量:讓我們把時間倒轉回到今年年初,基隆市政府強行破門而入接管東岸商場引爆了民眾對於謝國樑市長從「施政」到「失言」的怒氣,而啟動了基隆市民「拆樑罷免」的自主行動;但半年過去,讓人驚覺的是,不僅接管東岸商場案被控涉犯強盜而轉偵字案、基隆垃圾焚化處理促餐合約也因為處理費暴漲而被告發涉犯圖利罪、更不用講從謝國樑一上任就從「民願」變成「民怨」的電動機車補助案。「三大案」的爭議,讓「拆樑行動」從單純的「施政不滿」到「執政爭議」,積累出了足夠的正當性和行動力。

「拆樑」只是展現「新民意」的開始

謝市長或許也感受到了「拆樑」的來勢洶洶,而選擇與年初「熱戰」截然不同的「冷處理」,確實使得「山海公民拆樑行動」的罷免連署在第一階段結束後遇到了不小的瓶頸。但隨著藍白陣營在國會殿堂屢屢大言不慚地嗆聲「我們就是代表新民意」、「我就是比你大怎樣」、「民進黨跟新民意對幹」,並以不尊重民主程序的多數暴力強行通過「國會擴權」法案,不僅僅引發「青鳥行動」的燎原,甚至也會讓更多理性的中間選民冷靜地思考:當我們投票選出自己選區的區域立委、當我們依政黨偏好選出不分區委員時,他們真的就能夠完全自以為是地以代表我們的「新民意」之名恣意擴權、復辟威權?而我們又該如何打破這種自以為是的綁架?民意的授權(MANDATE)來自於投票,既然目前無法選舉,人民當然就是用另一種投票的形式---罷免---來反制藍白陣營口口聲聲高喊的「新民意」。

而謝國樑市長?先前已經積累了從調車尾「施政不滿」到三大案的「執政爭議」,正好是試煉「新民意」最合適的人選之一。換言之,從基隆市民的福祉來看,「拆樑」展現出的是基隆市民對於「愛基隆」、「護基隆」的「新民意」;而從台灣政局觀之,「拆樑」則是導正藍白這半年來「挾新民意以自重」民主獨裁錯誤認知的起點。因此,不分你我,無論是為這場「拆樑」站出來投票、催票、乃至展現支持認同,其實都是藍白看看什麼是「新民意」的民主意志展現!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