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網絡鷹眼下的香港:新時代的「網絡23條」來臨

◎缺理

三月的香港,再次被國安的陰霾籠罩。自「維護國家安全條例」上路以來,整個城市仿佛進入了嚴密的管控模式,而這僅僅是個開始。最近,陸委會向國會提交的報告中揭示,港府計劃在2024年下半年提交俗稱「網絡廿三條」的「網絡安全條例草案」,這一消息無疑為已經緊張的局勢再添一層陰影。

香港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在中國的高壓管控下,這座曾經以自由和繁榮著稱的城市,正在逐漸失去它的獨特魅力和吸引力。(歐新社檔案照)

根據陸委會報告,維安條例涵蓋廣泛,從「叛國」、「叛亂」到「煽動意圖」,幾乎無所不包。所謂的「煽動意圖」,不僅包括對中共或香港制度的憎恨或藐視,甚至還延伸到引起不同階層民眾間的敵意。這些罪行的定義模糊,讓人不禁擔憂:在這樣的法律環境下,誰又能保證自己的言行不會觸法?

「國家秘密」涵蓋的範疇也相當廣泛,從國防、外交到經濟、社會發展無一不包。甚至連參加、支援境外情報組織或是發佈虛假訊息,都被歸類為「間諜活動」。無論是取得、收集、記錄或管有對境外勢力有用的資料,亦或接近、進入「禁地」,都被明令禁止。更令人驚訝的是,條例適用對象為「在香港的所有人」,意即只要踏足香港,無論是遊客、商務人士或是當地居民,都得遵守這些嚴苛規定。

陸委會報告進一步指出,維安條例實施後僅一個月,便有香港立法會議員自行下架了臉書專頁,獨立書店決定熄燈,甚至連外媒「自由亞洲電台」也宣佈關閉成立二十八年的香港辦事處。除此之外,美資銀行也開始考慮縮減香港總部的規模。這一連串的事件,顯示出維安條例對香港社會的實質影響已經開始發酵。

然而,港府並未就此止步。新的「網絡廿三條」即將推出,預計將對網絡言論進行更嚴格的監控與管制。根據報告,這一條例將涵蓋從網絡內容審查、資料儲存,到用戶行為追蹤等各個方面。這意味著,未來的香港網民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監控壓力。這種針對網絡言論的全方位監控,無疑將進一步壓縮香港市民的言論自由空間。

在此背景下,陸委會呼籲中共及港府應以保障香港的自由與人權為重,確保營造一個讓人安心經商、旅遊、交流的友善環境。然而,現實情況卻是,港府似乎對這些呼籲充耳不聞。相反,他們正積極推動更多的管控措施,試圖將香港徹底納入嚴密的監控體系之中。

根據最新數據,自維安條例實施以來,香港的經濟活動已經顯現出顯著的萎縮趨勢。外資企業對香港的投資興趣明顯減弱,許多國際企業紛紛撤離或縮減在香港的業務規模。據統計,僅在今年第一季度,香港的外商投資額較去年同期下降了20%。這一數字充分反映出國際社會對香港政治環境的不信任。

與此同時,香港市民的生活也受到了深刻影響。網絡自由的喪失,使得市民們在網上表達意見時更加小心翼翼。據一項調查顯示,超過60%的香港市民表示,在維安條例實施後,他們在網上發表政治相關言論時感到非常不安。這種普遍的自我審查,無疑對香港的言論自由造成了嚴重打擊。

新的網絡安全條例草案將進一步擴大政府的監控範圍,使得香港的網絡環境更趨封閉。據報告預測,該條例一旦通過,香港的網絡自由度將下降至歷史最低點。根據全球網絡自由度指數,香港的排名已經從2019年的第18位下降到2023年的第45位。而隨著新的監控措施上路,這一排名無疑會進一步下滑。

香港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在中國的高壓管控下,這座曾經以自由和繁榮著稱的城市,正在逐漸失去它的獨特魅力和吸引力。國際社會對香港的支持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香港市民需要團結一致,共同捍衛他們的權利與自由。唯有如此,香港才能在重重困難中尋找到希望的曙光。

在這樣的環境下,香港的自由與未來究竟何去何從?我們期盼,中共及港府能夠正視國際社會和香港市民的聲音,還給香港一片真正自由的天空。若無此,香港恐將在監控與壓制中漸行漸遠,成為一座失去靈魂的城市。

(作者從商)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