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闢謠護台」和「造謠害台」之拔河戰!

◎張天泰

近日,中國流亡作家、中國自由派法學家袁紅冰在2024年2月就已示警,習近平向內部已發布「新統戰」指示,而戰場就是在台灣立法院!而國民黨又結合白營勢力,不只配合中共亂台,也正在吞噬國會,仗著人數優勢,鴨霸強行在立法院推動「違憲」法規,檢視藍白法條內容,許多地方都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沒有完整政策論述,同時,放出許多假訊息混淆視聽、意圖顛倒黑白。

中國流亡作家袁紅冰早在2月披露的中共對台統戰內幕。(本報資料照、歐新社,本報合成)

台灣部分民眾擔心藍白陣營這些假訊息製造機,出現永遠澄清不完的謠言,癱瘓闢謠系統的問題現象,形成闢謠護台者和造謠害台者彼此拔河。這就是所謂的認知作戰(cognitive warfare),是一種結合多元領域技術企圖製造衝突的手段,聚焦心理意識之攻防,旨在影響個人、團體或國家對某一問題、事件或局勢的思考方式,通常認知作戰的目的,在於透過釋放假訊息,影響並破壞社會既有、互相信任的網路,並加深對立、降低士氣,打擊對手計畫和開展活動的能力。

而極權中共對台灣大量使用認知作戰的手段,且現代媒體已不再限於紙媒、網媒,年輕世代獲得資訊和互相傳播的工具是社交媒體,而中共正透過社交媒體和APP,散播假訊息,灌輸仇恨言論,逐步影響台灣年輕世代,影響力無遠弗屆,分分秒秒都在植入大腦認知系統。只是現在國民黨正配合中共,在台灣進行認知作戰,但要破解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合作的假訊息及認知戰,根治方法是台灣全民做好媒體識讀(media literacy)教育。

「媒體識讀」是認識和解讀媒體的能力,此一風潮發端自1980年代的英國,從事媒體教育與媒體研究的學者不僅著作不歇,且教育推廣也進入高等學府,成為傳播教育研究的重要領域,實踐了提升公民「媒體識讀」的理想。媒體識讀能力的建立,主要包括如何識別信任的來源,如何識別語言中的偏見,如何檢驗數據的可靠性,以及如何解讀訊息的上下文中隱含的意識形態等。

英國著名傳播學者Jawitz就指出,媒體識讀教育主要目的在於:「讓公民能夠分辨媒體,並檢驗媒體的製作過程,然後分析媒體的產品,最後探究媒體產品的消費行為,以及認識媒體的效力。唯有大眾開始了解媒體在人們累積知識的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我們才能進一步擁有分析、評估,乃至批判各種媒體訊息的能力。而最終目標就是鼓勵公民接近、使用媒體,充分健全傳播環境,做一個具有批判意識與媒體素養的閱聽人。」

在提升媒體識讀能力作為上,各國教育機構應該在課程中,加強各種媒體識讀教育,包括如何辨別真假新聞、如何評估訊息的可信度,以及如何批判性地思考等,其中也應包括社群媒體和網路訊息。教育主管機關更須積極支持各級學校,在課程中加強媒體識讀教育內容,讓學子早日具備辨別是非的能力,認清假訊息,遏止不實資訊散布。

最後在台灣,藉由加強台灣這個國家全體公民的媒體識讀教育,重新學習看待、了解、選擇並批判媒體,甚至共同重建媒體,我們能更輕易判別媒體中的性別歧視、族群衝突、消費文化,以及媒介近用權(主要是指在人人享有主張和發表意見的自由權利之下,能擁有「接近和使用媒體的權利」),特別是破除國民黨配合中國中共在台進行假訊息,及認知戰所帶來擾亂人心的魔氛,不讓惡意造謠害台者奸謀得逞!

(政治工作者)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