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其實根本可以不用賣面子給臉書的!

洪昱睿

對於今早刊於《自由廣場》的台灣史大師李筱峰教授大作《臉書不給我臉》,筆者有些看法,一方面同情李教授的遭遇,一方面也覺得李教授可以稍作平常心看待。

第一點、臉書會遭封鎖通常是因遭人檢舉,而不是其官方24小時都在巡邏。而被檢舉後臉書官方也未必會有反應,但有時先封鎖比較快,只是一種凍結而不是刪文,如果您申訴成功,則PO文亦將重見天日。

臉書。(路透社)

第二點、臉書判定您的PO文有無違規,其標準是不會明白吿知您的,請您務必認清,它不是一個講自由民主的地方。而且由於它是一間外商公司,我們難以憾動它的決策。

第三點、您認為「臉書大量聘用中國人擔任臉書中文審查人。(以下略)」這個其實有點「誅心論」;中國人進入臉書工作,首要遵守的應該是什麼?是臉書員工守則,還是貫徹中共黨的意志,或者他們全是間諜、小粉紅?我認為無法以某些臉書員工「可能」是中國人,就「有罪推定」他們一定會怎麼做。

第四點、您會被「盯上」,那自是因爲您是”KOL”,Key Opinion Leader (意見領袖),所以您一PO文立刻引起各方關注。如果是向我這種”Nobody”(無名小卒),便不會有人理會我。

第五點、您在文末提出「台灣應有自己的社群平台」,容我說一句,這和美國前總統川普一樣,有些動了氣了。川普是個有錢人,他被推特、臉書等社群平台「開除」;還可以自創新拚牌社群”Truth Social”,然使用者數等各項指標均未能和已高度開發的大型社群難以比擬,主要是它的侷限性太高,難以發展。我不是說台灣人做不出相同,甚至超越各平台的新社群,但也得看局勢。

去年曾爆紅的”Clubhouse” APP,願景是帶動「聲音經濟」,但從它開放非iOS系統、廢除邀請制後,話題性已幾乎消滅了,這正是可以參考的一個案例。

最後一點,其實像您這樣的大學者,有意見或論點只要直接投書媒體就會被刊出、報導了,也許可以稍微跳脫臉書的束縛。以筆者這種小人物而言,我根本連臉書帳號都沒有(曾使用約7年,已刪除帳號約2年),自然也就不會有那些紛擾了。

(語文工作者)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