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身障機構和使用者的悲歌

◎ 蔡美芬

連續幾天桃園發展遲緩兒受虐、致死,登上社會新聞,除了遺憾,對於已推動二十五年的福利政策與方案,需重新檢視。

台灣在政策理念上,將需要早期療育的兒童與家庭視為社會福利的問題,是屬於協助功能失調或異常家庭的工作方案與政策。以社會福利的津貼或補助的服務來完成,而非以家庭與兒童的需要規劃與提供所需的服務。所有在地方自治與精簡成本下,服務皆以方案委託為主。因此政府與方案承接單位形成生命共同體。雖然政府自稱有督導或評鑑機制,但多淪為因人事而制宜,甚至衍生出政府也擔心方案不能順利委託而與承接機構妥協。

發展遲緩兒童評估,今年情緒障礙兒童所占比率為最高。自閉症和情緒議題的處理是專業中的專業,教保員承擔重中之重。這已經牽扯跨單位的議題。(本報資料照)

本次發生事件機構,在評鑑上是屬甲等以上的機構,更獲得王詹樣基金會百萬的捐助。這起事件看出機構評鑑已經失靈。以筆者長期關注機構評鑑,參與專業評鑑以學者和業界代表為主。但不諱言,學者和機構或多或少都有合作關係,這種「山水有相逢」下,如何為家長與孩子安置做好品質把關,需要政府勇於面對。

教保員成了事件的加害者。大部分的民眾均不知,身心障礙機構附設的早療發展中心,收托兒童均為中重度以上兒童或教育體系拒收的學生。法定照顧比為一比三至七。而薪資都在三萬上下,工作環境早就埋下照顧品質的隱憂。

身障機構的教保更需要十項全能的專業。人才的培訓,在教育體制下根本無力完成。在八○年代仰賴內政部殘障機構專業人員培訓,如今地方無力辦理,也從寬修改評鑑指標,從早期至少八十小時至現今二十小時。這是政府和機構協商後的共業,政府和機構都不願意付出成本培訓專業人員。

機構的背後都有一個基金會或協會,或多或少都在公益募資,有些慈善基金會的公益捐贈,為了形象行銷,還需要大眾投票。但群眾都有從眾心理,台灣身心障礙的社會福利基金會,資產上億不在少數。但現況是一手接受政府委託,一手接受民眾捐款,每個機構都標榜永續經營,但專業人力不提升,何來經營?

發展遲緩兒童評估,今年情緒障礙兒童所占比率為最高。自閉症和情緒議題的處理是專業中的專業,教保員承擔重中之重。這已經牽扯跨單位的議題。

修法只能治標,重新檢視福利服務委外經營的統包方式與政府評鑑與督考的機制,才能治本。

(作者為發展遲緩兒童基金會執行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