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一名高齡閱報者的心聲

◎ 黃仁安

拜讀十八日貴報刊出之社論「拋出一條綑龍繩 談數位平台的規範」一文,筆者除針對文中論述表示贊同,支持政府在民主、自由、人權的終極價值下,制定數位平台的規範,確保民主政治的運作之外,另以自身為高齡閱報族群為例,對於傳統紙本報紙媒體之式微提出一些看法。

筆者今年已高齡八十有一,從學生時期便養成每日閱報、剪報的習慣,範圍含括國內外報紙,經長期閱讀習慣的培養,讓筆者能多角化針對國內外政經局勢、社會動態、文史地理、生活藝文…等資訊保持高度的感知與吸收,於公於私,獲益良多。閱報已儼然成為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如今數位平台興起,人們汲取新聞資訊的管道已大多轉向透過手機、電腦瀏覽。傳統報紙媒體的廣告收入流向數位平台,在財源大減的情況下,媒體很難有效吸引培育人才,新聞專業與超然立場也隨之動搖,報紙內容縮減,隨著張數的減少可見一班。對於不熟悉數位工具的高齡閱報族群而言,悵然若有所失,深怕因無法透過數位平台閱覽而漏失許多認識這個世界、充實人生內涵的機會,恐怕還會變成「類文盲」一族。

筆者偶爾也會使用數位平台閱覽新聞,雖然有快速、方便的優點,但往往因各類新聞過於分散、標題語意不清、標題與內文不盡相符、各種廣告干擾…等的缺點,而終致退卻。反而是傳統報紙媒體在閱讀上,依各類版面瀏覽,標題也清楚,若時間有限,快速瀏覽標題也能一目瞭然,不至於偏差。閱報習慣及好處,甚至希望也能推廣給年輕一輩學習運用。然而,前提是報紙的內容在質與量上不能打折扣。

祈願政府透過修法平衡傳統媒體以及數位平台間合理的利潤分配問題,讓紙本媒體得以生存並維持應有的營運水準,發揮社會公器的角色;也讓各個年齡層的閱報族群今後還是可以透過報紙讀到充實的內容,甚至重新成為大眾可以掌握更加多元豐富資訊的管道。

(作者為財團法人世聯倉運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