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高教展望》北藝大校長陳愷璜︰整合藝術教育 推公民美學

高教展望》北藝大校長陳愷璜︰整合藝術教育 推公民美學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校長陳愷璜。
(記者羅沛德攝)

藉新課綱 提升小學到高教的藝術課程品質

記者吳柏軒/專訪

廣義的藝術類科大專在學生已破十萬人,恐衍生供過於求問題,教育部宣示一○九學年起,禁止增設表藝相關科系。但台北藝術大學校長陳愷璜認為,不怕藝術人才多,雖畢業生從業未必與藝術高度相關,但人才都是潛水艇,可融入各行業發揮藝術價值,期望藉由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推動垂直整合小學到高教的藝術教育,並透過評鑑品管教育質量,全面擴增達到公民美學素養及國民藝術涵養。

文創產值年逾8千億 藝術很重要

陳愷璜說,據文化部統計,台灣近年的文化創意產業產值,已達每年八千多億元,尤其今年經濟部跟文化部協議,挹注資源將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升格為「台灣設計研究院」,不僅關注後端產業應用,藝術教育更是重要一環。

相關影音:台灣文創產值8千億元 藝術教育應更立體、跨域

對於教育部日前宣示大專藝術相關在學生破十萬人,將控管科系,陳愷璜認為,可理解官方從「量」的角度切入管理,但一○八課綱啟動,藝術人文顯然是未來國民必備的一塊,若整合從小學到大學推動藝術課程品質提升,未來全面促成「公民美學素養」、「國民藝術涵養」等,可讓整體社會受益。

人才如「潛水艇」 各行業發揮價值

勞動部統計藝術科系畢業生僅一成左右從事藝術、休閒等工作,其他八成恐多學非所用,陳愷璜分析,藝術畢業生多如「潛水艇」,在各行業默默耕耘,或自由接案,未必列入統計。他就認識念藝術學院的人跑去當律師,會跟純法律人有不一樣的思維。台灣社會需要人文藝術內化,才能產生更符合人性、同理心與社會公益等判斷。

又如近期武漢肺炎疫情影響,口罩成了搶手貨,但口罩好不好看,就是美學問題,工業設計能同時滿足功能與美觀。教育部應趁新課綱推動,把關成效評量機制,如教學、課程評鑑,擴增更多藝術人才。

對於教育現場,陳愷璜則直言,中學階段不須「藝術資優班」,因無法有穩定的評量機制,台灣現況是天才幾乎沒有,但有才氣的人很多,此牽動教育資源分配,及藝術教育法、特殊教育法的修訂;四月底教育部已開會研商藝術學門的分類變革,擬把過去細碎的名稱框架打破,改成敘述性的藝術類別。

相關影音:藝術教育法、特教法等法令修訂 應回應108課綱藝術教育課程推動

陳愷璜解釋,僵硬的藝術分類,反而導致有私心的審查委員著重單一領域,或個別縣市無法聘僱師資。他聽說某偏鄉縣市僅有兩位美術老師,但藝術應打破過度分類、藩籬框架,如可新增跨領域藝術,包含新媒體、科技、傳統工藝、表演藝術等,如此還給各校藝術教學彈性,教師也要跨域增能。

此外,他認為,台灣國際化不夠全面,多採一般學術合作、姊妹校等常態交流,但藝術教育強調差異多元,如國外藝術大學國際生占比約三成以上,北藝大不多,但有一成,也開設全英語碩士班學程,近年增新南向學生。

相關影音:藝術教育別關門 應考評教學成效核心 質量同步提升集體人文藝術

療癒助防疫 「藝術非常有用」!

陳愷璜認為,藝術公共化的歷程,要打破藝術高不可攀的印象,美學要帶給社會良善,表演者不只演給自己看,更要演給大家看,其中就蘊含社會責任,如北藝大師生近年遠赴台東縣關山的電光社區部落,協助地方創作百年歷史劇碼「戲說雷公火」,保存文化並帶動產值;且疫情期間藝術更具有療癒效果,總歸一句:「藝術非常有用」!

相關影音:跨部會資源整合,期待藝術教育把台灣軟實力帶向國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