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高教展望》台北大學校長李承嘉:跨領域學程 將列畢業門檻

記者邱書昱/專訪

除少子化衝擊,大學生休退學比率也逐年升高,高教生源減少,台北大學校長李承嘉直言,休退學率攀升原因之一是大學入學門檻降低,幾乎人人可念大學,學生沒念出興趣就休學、就業,這現象或可樂觀看待,台灣高教錄取率近百分百,有些人硬念大學是在浪費人才,也讓「學歷貶值」;台北大學在一一○學年度將把跨領域學程列入畢業門檻,鼓勵學生融入多領域的知識技能,確保畢業就能就業。

台北大學校長李承嘉。
(記者陳心瑜攝)

台北大學已有併校評估

對於「大學整併」近年成風潮,而早在一九六○年代,台北大學的前身、台灣省立法商學院與中興大學合併已有先例,兩校是否再度合併再引討論;畢業於中興大學地政學系的李承嘉表示,學生時期都待在台北校區,不曾去過台中的校本部,兩個校區距離遙遠,造就雙方師生「同校但互不認同」,合併是條艱辛路程,兩校間要先有合併意願,也不能忽視校友意見,尤其首當其衝是校名問題,還有校區資源分配等都需評估。

曾考慮增設醫學系

李承嘉坦言,目前是有併校的內部評估,台北大學包含進修部學生約一萬多人,規模不大,學校以法律、商學院聞名,但缺乏醫學系、理工科系、藝術科系等,併校的領域應互補,校區間的交通距離也不能太遠、學校規模不能差太多等,待一切準備就緒,併校才能水到渠成。

李承嘉並說,校方也曾考慮增設「醫學系」,曾和學校周邊的新北市三峽恩主公醫院洽談,但受限招生名額無法增加,政府規定需從原先科系挪名額給「學士後醫學系」,雙方要共同培育醫療人員,仍有一段距離。

被逼念大學 休退學增加

目前法規僅能公公、私私併校,「公私合併」可考慮?李承嘉則認為,苗栗縣國立聯合大學就是私立轉為公立,將私校資源交給國家繼續培育,若教育部能鬆綁政策當然是好事,畢竟大學太多,可以此作為私校退場機制,但政策執行上仍有許多困難,公立、私立學校的財務、人員編制等有很大差異,且不可能所有私校都願將校產捐出,政府又能「給被併的私校什麼好處?」需政府政策評估。

近年大學生休退學率升高,更讓大專學生流失,李承嘉分析,休退學率攀升主因之一是大學入學門檻降低,幾乎人人可念大學,導致入學後學習跟不上,還有部分學生沒念出興趣就索性休學、直接就業,他樂觀看待這現象,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應念大學,例如德國大學生只有五到六成,台灣卻接近百分之百,有些人的實作能力高於學習書本知識,硬被逼著念大學就是在浪費人才。

大專校院學生退學和休學統計

相關影音:不是所有人都應該唸大學!

入學門檻降低 學歷貶值

他更直言,當前高教問題,追根究底仍與廣設大學有關,且「有大學念不會做黑手」的傳統觀念仍難扭轉,政府一方面需建立大學退場機制,訂定短、中、長期策略,因應少子化逐步落實執行。另一方面少子化導致末端學校面臨倒閉,中上水準大學招生雖還沒有大問題,但入學門檻降低、畢業簡單,已造成「學歷貶值」效應,大學生在畢業前要做好訓練、就業接軌,才能找到好工作。

相關影音:「有大學念,就不會去做黑手。」改變社會觀念不如整理過多的大學

李承嘉指出,台北大學與校友合作,讓畢業生可到校友開設的企業、律師事務所學習擴大視野,另「台北聯合大學系統」也提供台北科大、台北大學、台灣海洋大學、台北醫大四校學生跨修課程,台北大學更規劃在一一○學年將跨領域學程列入畢業門檻,鼓勵學生脫離本科系的同溫層,融入多領域的知識技能。

相關影音:大學併校要選誰?距離太遠不適合

李承嘉也指出,台灣高教的師資外流也如同慢性病,在全球競爭化時代,各國爭攬人才,台灣沒提供更好的誘因,例如台灣高教老師的薪資比其他國家低,差距甚至達二到三倍,加上公務員退休金減少,讓年輕有潛力老師不願留下,頻遭各國挖角,恐在往後的十到廿年,師資就有明顯落差。雖然教育部推出「玉山計畫」、一年最多有五百萬元高薪,但不是長期穩定措施,要呼籲國家投資教育、提升大學教學環境,以爭取人才。

相關影音:併校須落實資源公平分配 不能偏袒任一方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