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難道真成了「中國國民擋」?

立法院審查「公務人員退休撫卹法草案」,國民黨立委為杯葛而杯葛,衝上主席台打混仗。國民黨中央,刻正忙著主席選舉,沒有提出年金改革的黨版,不斷撩撥軍公教情緒;該黨立院黨團則不知為何而戰,除了堅持一毛不砍的主張,無非就是採取拖延戰術,甚至連母親節的理由也用上了。五二○之前,年金改革能擋就擋,對前瞻計畫能砍就砍,成了主席選舉的配菜。立法院外高呼,能撈就撈,能混就混;立法院內杯葛,能擋就擋,能砍就砍。完全在野,國家的未來便置之不顧,如此能重拾人民信賴才怪。

立法院審查「公務人員退休撫卹法草案」,國民黨立委為杯葛而杯葛,衝上主席台打混仗。(資料照,記者簡榮豐攝)

國民黨囿於黨國觀念,將中華民國視為黨產之一,無法接受在野的民主角色。該黨常有人說,中國國民黨下台,中華民國就完蛋了,於是乎,民進黨執政時,該黨不惜把船搖翻,不惜讓中華民國同歸於盡。二○○○年,民進黨首次執政,國民黨在馬英九領導下,封殺潛艦等軍購預算近七十次,罔顧台灣的國防安全,其實已經露出這種傾向了。顯然,國民黨人高喊「捍衛中華民國」是有條件的,那就是,人民必須先讓國民黨執政,它才願意「捍衛中華民國」,而「捍衛中華民國」的目的,卻是以中華民國做為「反台獨」、「同屬一中」的工具,真不知到底在「捍衛」甚麼?

阿扁執政,朝小野大,國民黨利用立法院優勢杯葛行政權,連監察委員也攔阻總統行使憲法權力,產業、經濟、民生同樣見不得台灣好。可以說,第一次在野,中國國民黨就已經改頭換面為「中國國民擋」了。而且,實踐證明,「中國國民擋」處處糾纏阿扁,對外包括兩岸走上聯共制台之路、附和北京打壓扁政府伸張主權之舉,對內凡是有利於台灣經濟自主的政策、法案都予以反對,確實減緩了台灣在那八年的進步速度;再加上扁政府本身犯了錯誤,總體造成人民對民進黨執政的負評。結果,國民黨毫無自我改革,甚至走向更顯性的終統總路線,馬英九仍在統媒的簇擁下班師回朝。

二○一六年,國民黨首次完全在野,一年來還是跟上次一般見識,拒絕以主流民意自我校正,依舊堅持被淘汰的總路線,在轉型正義、追討黨產、年金改革等戰線,與眾所期待的改革進步頑抗到底。許多人納悶,為何該黨無懼民意,一副「中國國民擋」捲土重來的姿態?仔細觀察,該黨高層彷彿是惦記上次拖垮扁政府的步數奏效,自認還可重施拖垮阿扁造就馬英九的故技,結合加大對小英壓力測試的北京摧毀第二次執政的民進黨政府。北京所謂「未完成的答卷」,隱約也透露出上次國共合作對付本土政權的盤算。

不難想像,五二○之前,「中國國民擋」會以拖待變;五二○之後,「中國國民擋」會檔次升級,倒楣的則是國計民生、國防外交。「擋」字訣的政治能量就在於,集結既得利益與反改革勢力阻止政治版圖繼續縮小,同時盡其可能地折磨百姓以激化更多人對小英完全執政卻坐困愁城的反感。這種死纏爛打,只要傳統的藍綠分野沒有結構變化為綠大藍小,鐘擺效應的機會就不能排除。小英必須認清情勢:社會對話溝通協調,不是「中國國民擋」的菜,打開大門讓他們進來擋,就要有鍋碗瓢盆被打碎一地的心理準備。

改革不是請客吃飯,不需要委員會、公聽會如流水席。民進黨完全執政,並非小英的豐功偉業,但小英可以由此追求歷史定位:貫徹主流民意,清除黨國殘壘,深化民主法治,奠定公平正義,鞏固國家正常化的內部基礎。為此,該改革的議題,就要謀定而動、雷厲風行,形塑一種勢如破竹的改革氣勢,讓改革對象沒有鬧場空間。小英元年,可惜坐失了民氣可用的良機;小英二年更沒有時間浪擲於原地踏步僵局,否則不滿改革效率而生怨者不斷滋生,「中國國民擋」便可能敗部復活了。「中國國民擋」這一關過不了,「中國共產擋」那一關,自然也就更難過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