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三一八VS.四一九

反對年金改革的群眾,十九日在立法院外抗議,發生脫序行為,不僅造成執行公務的員警受傷,立委被包圍追打潑水,記者採訪及立院人員受阻,還殃及前往國會參加前瞻基礎建設公聽會的縣市首長,遭暴力相向。蔡英文總統為此發表談話,強調「絕對不能放任以暴力來拖延改革的腳步」;閣揆林全除了譴責暴力行為,也要求警政署儘速積極嚴辦。對於立院周邊前天的這一場面,有人拿它與三年前的太陽花運動相提並論,這當然是「番薯簽比魚翅」之類的不當比擬。

反對年金改革的群眾,十九日在立法院外抗議,發生脫序行為,不僅造成執行公務的員警受傷,立委被包圍追打潑水,記者採訪及立院人員受阻,還殃及各縣市首長。(資料照,記者方賓照攝)反對年金改革的群眾,十九日在立法院外抗議,發生脫序行為,不僅造成執行公務的員警受傷,立委被包圍追打潑水,記者採訪及立院人員受阻,還殃及各縣市首長。(資料照,記者方賓照攝)

四一九這一陳抗活動,與三一八太陽花不論就動機、基本屬性、合理正當性而言,都「真的是還滿不同」。以動機來說,四一九主要是反對年金改革,參與者為本身權益而行動;三一八為抗議台灣與中國的服務貿易協議,學生及公民團體因服貿諸多問題挺身而出。三一八的參與者所爭的是公共利益,四一九為的是自身利益,兩者類比,高下立見。

誠然,年金問題牽涉廣泛,也有其公共屬性,即令權益相關當事人,亦非不能為自身利益表態;但這種行動,自須以理服人,爭取社會多數民意支持。民調顯示,有六成五民眾支持今年完成年金改革,贊成取消軍公教十八趴優惠者更達四分之三;反年金改革者明顯是民意的少數或甚至站在一般公眾的對立面。當然,公共議題的決定,即令居於少數,只要透過說理溝通爭取,也未必不能成為民調中的多數。

殘酷的現實使得反年金改革者難獲普遍共鳴。財務數字顯示,軍公教及勞工的四大年金都已入不敷出,十五年內將陸續面臨破產危機,無以為繼。尤其十八趴優存利率遠遠高於近年一般存款利率的一、兩趴水準,且政府每年支出多達八百億元。針對這些明顯事實,五年前的馬英九總統就明言「年金改革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只因唯恐動搖自己所屬政黨的票源根基,馬英九寧可讓別黨去傷腦筋、眾人去後悔。

現行年金制度不改不行,也因其存在不合理的世代差距。從社會整體來說,由於少子化及高齡化趨勢,相對較少的年輕人口負擔日增老年人的情況,今後只會明顯加重。同時,年輕族群的就業機會及薪資水準都今不如昔,這其實是中老一輩留給年輕世代的負債,加上偏高的退休所得替代率,導致「週休七天」的退休者所得,高於「週休二日」年輕上班族,職場退役者領錢反而多於現役者;社會現象不合理、不公平,莫此為甚。其中,有退職高官月領二十多萬元,屬「肥貓」級的退休軍公教時有所聞,不但讓年輕世代強烈不平,退休所得相對較低的勞工階層也看不下去。

台灣有舉世名列前茅的全民健保制度,已大為減輕一般老年人最沉重的醫藥負擔。人人都會衰老,除了政府及事業主協助投入提撥的年金,或對弱勢老人伸出援手,預先為退休老年生活而儲蓄或理財規劃,也是個人的責任。包括年金在內的政府支出,都來自其他納稅人,年輕世代負擔尤重;「自己的老年自己養」,事雖過於理想而不易實現,至少要努力為之。

從而,在反年金改革時,有人喊出「只領三、四萬元沒辦法旅遊」、「要五、六萬元才夠養老」、「每月繳不出十萬元房貸」之類言語,不僅難以為自己的立場主張加分,無助說服公眾,只凸顯了既得利益者的形象,反而激發更強大的改革民意。

服貿協議當時已在立院經「半分忠」完成委員會審查,卒因程序不正義,引發太陽花運動,而且年輕世代所提「五大訴求」,包括先建立監督機制再審查、資訊公開、民意高於黨意等主張,大義凜然,加上佔領議場表現克制,不訴諸暴力,不反新聞媒體,自能引發五十萬群眾支持,國際社會稱道。三年後,猶獲國際知名的學者法蘭西斯.福山肯定,指係一項國家認同運動。

如今,年金改革方案尚未經國會審議,還有討論或修正的餘地,反改革者卻已脫序暴力舉止盡出,激發公眾反感,這樣的演出水準,還要以「公民不服從」自我美化,甚至與太陽花運動比美,只自曝其短。如此場面,不容再於國會審議改革法案時上演。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