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用「心」帶兵才能優化國防戰力!

◎張宇柔

日前立委表示,據統計過去八年有136名國軍官兵不幸自殺身亡,質疑國防部的「三級自殺防處機制」是否有效?並呼籲國防部應以人性化、同理心的方式關懷軍人,建立良善工作環境,積極照顧官兵心理健康。

除我國國防部外,世界衛生組織(WHO)也運用三級預防概念來防治自殺行為,國防部的「三級自殺防處機制」,包含預防、危機處置和事後追蹤等,雖與「三級預防架構」不完全相同,但其概念大同小異。

當前兩岸情勢緊張,軍人服役期間需承受相當大的壓力及挑戰,在此情況下,恐導致焦慮、恐慌、憂鬱、睡眠障礙等各種生理及心理問題。

國軍示意圖。(資料照/澎防部提供)

在此說明,三級預防是將問題依嚴重度區分成三級,

一級預防:問題不明顯或未發生,目的是維持良好狀態;

二級預防:出現「徵候」,已有相當程度之風險,此時主要目標是降低風險,避免問題惡化;

三級預防:問題已發生,需將傷害降至最低。

實際上,「三級防處機制」應用範圍相當廣泛,從民間企業、學校輔導室、心理諮商所,或是針對犯罪,「三級預防」都有極大的應用空間及高精準度的可預測性,「三級預防」、「三級防處機制」與「三級自殺防處機制」,僅名稱不同但概念相同。

根據國防法第十五條規定,現役軍人應接受嚴格訓練,恪遵軍中法令,嚴守紀律,服從命令,確保軍事機密,達成任務。因此,須對國軍官兵實施從嚴從難之教育、訓練及勤務,乃至於作戰整備之必要軍事作為,以確保國軍戰力,達成保國衛民之神聖使命。且「軍以戰為主,戰以勝為先」,持恆的訓練是確保部隊戰力的不二法門。

然,國防部面臨的挑戰不僅僅是在戰場上,也包括官兵的心理健康,官兵心理不健康,作戰時則無法發揮平時訓練水準、無法貫徹執行命令,心理健康問題是軍隊的新型態威脅,相信國防部也注意到這點,因此持之以恆的培育國軍心輔相關專業人員,於任務繁忙之際仍鼓勵心輔人員進修,希望藉由提升輔導品質以維護官兵心理健康。

筆者畢業於心理學系,就筆者來看,政治作戰局的「三級自殺防處機制」包含初級發掘預防、二級專業輔導及三級醫療處遇,規劃詳盡、內容完善,適用全軍,唯須注意的一點是,幹部需用「心」帶兵,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切勿流於形式。

全體國軍官兵皆隸屬於國防部,國防部必定比任何人都重視國軍人員心理健康,當官兵感受到長官對自己的關心與重視時,心情穩定、感覺有依歸,會竭盡所能完成交付的任務,國軍便能越來越進步,此為善的循環。也期許民眾對國軍心理健康問題有正確的認識,支持相應的政策及措施。

自由電子報關心您︰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社會處處有溫暖,一定能度過難關。

安心專線:1925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作者為自由業)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