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蔡英文的政績亮麗,為何年輕人仍然不滿?

◎ 黃文局
前總統蔡英文,善用Covid-19的機會,大送多國口罩,「Taiwan canHelp 」!讓世界各國看見台灣。圖為我國向不丹公益組織「Gyalyum Charitable Trust」(GCT)捐贈50台製氧機及2千枚N95口罩,不丹航空專機順利運達當地。 (外交部提供)

前總統蔡英文,善用Covid-19的機會,大送多國口罩,「Taiwan canHelp 」!讓世界各國看見台灣,感恩台灣。

外交方面,也做得有聲有色,英國、法國、德國、澳洲、捷克等都大力譴責中國,聲援台灣。尤其是,與美國和日本的關係,如膠似漆。也因此,國防上,獲得美國史上未有的支持。

經濟方面,蔡英文任內八年,台灣的國內生產毛額的規模,從17.5兆元,大幅成長,突破23兆元,超過30%的成長。謝金河提到蔡總統2016年剛上任時的困境。當時,台灣經濟被中國掏空,台灣的人、錢源源不絕流入對岸,經濟表現,經常是四小龍墊底。

2020年,從武漢封城開始,疫情擴散至全球,對岸的資金,大規模回到台灣,蔡英文一系列的經濟政策,短短四年,竟然使台灣翻轉為世界半導體產業的支柱,也是 AI 的中心。

陳水扁執政的2000年到2007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為4.8%;馬英九執政的2008至2015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為2.8%;而蔡英文執政的2016至2023年,經濟成長率是3.4%左右。

數字顯示,成績斐然。

蔡英文任內八年,台灣的國內生產毛額的規模,從17.5兆元,大幅成長,突破23兆元,超過30%的成長。謝金河提到蔡總統2016年剛上任時的困境。當時,台灣經濟被中國掏空,台灣的人、錢源源不絕流入對岸,經濟表現,經常是四小龍墊底。(資料照)

這證明在野黨批評民進黨治國無方、不懂經濟等說法,完全是「認知作戰」。《全球金融雜誌》「2023年全球最富有國家」的排名,台灣贏過韓國、日本。但是,百姓最關心的,除了國家安全之外,就是經濟。

經濟成長,如此強勁。百姓普遍的反映卻是,貧富更加懸殊,生活更加困苦。年輕人則抱怨,薪水太低,買不起房子。確實,總體經濟的成長,並沒有令全民庇䕃。

真正受惠的人,只有高科技的從業人員及其廠地附近的房地產等產業。一般年輕人,反受物價高漲的壓力,產生相對剝奪感,反感油生。

譬如,一杯50嵐飲料,三年來,由35 元漲到 50 元,痛苦指數暴增。加上反對黨及對岸網軍的煽風點火,助長怨氣。以致年輕人「討厭國民黨,不喜歡民進黨」,成為不藍不綠的「小草」。

如何提升年輕人的收入?消弭他們的怒火?

畢竟,年輕人念理工科的是少數,文法政史的是多數。文科的薪資,遠遠趕不上工科。如何提振文科年輕人的薪水,是政府必須思考的重大課題。

我想,如何讓文科與科技掛勾,拉高文科人員的薪資,是一個好的方向。譬如說,一個跨國公司,必須往世界各國擴展,擴展之前,必須先做市場調查,風險評估等。這就涉及商科專業、政治專業、法律專業等。

台灣的產業,已經與世界融為一體。但是,我們對於世界各國的法律規範、財政制度、人文素養等,有沒有做足功課?這些功課,就由文科專業擔綱。

許多企業已經擴大招聘範圍,吸納更多來自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畢業生。譬如,台積電聘請多位政治學博士,就是基於國際關係、地緣政治風險評估的需要。曾任台積電研發長的楊光磊博士,鼓勵年輕人結合科技與人文,找出創新。這也是掛勾的方式之一。

明新科技大學共同教育學院,申請教育部「iLink人文社會與產業實務創新鏈結計畫」補助,辦理一系列「大師講座」,引導人文社會領域的學生,了解科技產業界的實務問題。

樂見這些活動與獎勵,持續擴大。假以時日,一定可以減少貧富差距的程度。年輕人的不滿,自然降低。

(作者為TIA台灣勵志協會共同創辦人)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