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回應簡宏逸教授 〈歷史系招生困境與人文社會科學的未來〉

◎張天泰

拜讀成大歷史系教授簡宏逸十八日投書「自由開講」〈歷史系招生困境與人文社會科學的未來〉,提及歷史系招生失利廣被國內人文社會學界討論,台灣社會再次熱議各界對「人文是否有用」的爭論。

大學申請入學放榜,成大歷史系分發人數「掛零」, 尚待8月分科測驗分發入學的觀察。(資料照)

筆者就是教育哲學博士,對於歷史學科不陌生,能理解簡教授的焦慮,但爭論「人文是否有用」,不如去強化「大學人文科系如何幫助大學生就業議題」,因問題不在於不斷以各種理由讓不賺錢、冷門的人文社會科系停招,而在於大學端需要培育學生有跨領域能力克服就業挑戰,大學在課程設計上,必須同時培育學生扎實的基礎科學訓練,以及跨領域整合的能力,是最基本的教學標準與學習要求;必須在擁有這樣的能力基礎,學生才足以面對未來千變萬化的時代風潮,有這樣跨領域的宏觀視野,具備懂得學習結合,靈活運用這些不同領域的知識。專業內內行,專業外不外行,才讓教育培養出具備人文社會學科素養的科技人才、關懷社會現況的領導人才,得以有實力正面迎接全球化的人才競爭與世界挑戰。

而目前各國關注的國際競爭壓力,或者學生關注的就業競爭力,是因為單一學科人才已經無法回應世界每日創新的標準與需求。而跨領域人才正是能突破現實困境的關鍵要素。在跨領域能力的界定中,其內容也必須包含同理心(empathy)與對於不同陌生知識領域的熱情(enthusiastic),懂得傾聽他人的不同領域的專業意見,願意延伸他人的不同看法,包容不同學科的觀點,尊重不同學科的意見,擁有跨領域能力所界定的人文視野裡,習得批判性、創造性的思考素養,而這些因跨領域能力所帶來的跨界思考,不只在教育上出現正向改變,也將對學生的生命價值觀,與人生格局產生突破性的發展。

如果張忠謀、黃仁勳說自己是歷史系畢業,成大歷史系招生情勢是否不同?(資料照)

行文最後,留一個問題給台灣社會大眾,如果張忠謀、黃仁勳說自己是歷史系畢業,成大歷史系招生情勢是否不同?

(教育博士、政治工作者)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