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AI浪潮衝擊下的人文學科轉型升級

◎ 茗言

成大歷史系今年申請入學招生掛蛋,他校人文科系招生亦不理想,反映AI浪潮及日前「黃仁勳旋風」,對學生及家長選擇科系產生重大影響。

更令人震撼的是,各科試卷讓AI解題,不須1分鐘就解完,且在語文(特別是英文,因AI的原初模型即以英文建構)及社會科幾乎可拿滿分。意味著未來單純靠語文間「轉譯」及「背誦」型態的知識,將被AI完全掌握。甚而不久的將來,簡易會計報表及法律裁判亦能由AI生成,衝擊將從人文擴及法商。

此時人文學科若仍陷在象牙塔,反過來責難AI對其衝擊,要求平等與保護,而不思轉型,將會被學生「用腳投票」以市場機制淘汰,喪失主要學科的地位,最終淪為通識教育。

30年前,台灣尚未進入網路時代,就獨立製作出「軒轅劍」及「仙劍奇俠傳」之經典角色扮演遊戲,其世界觀設定、人物對話腳本、美術設計、風格情境等數位內容,都是AI未能影響的領域,且創造龐大市場價值。

亦即人文學科的轉型升級之道,應利用文化素材創造原創性數位內容智財,並結合網路遊戲、影劇擴散。想當初「雙劍」由一群理工背景的工程師創造,相信現在的人文科系學生,只要善加引導,必定能做出更具吸引力的作品,就業問題亦可迎刃而解。

(作者是台北市民,法學碩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