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讓校園事件回歸討論心輔協助,而非獵巫

蘇盈儀

危機事件發生,總是看見媒體細數事件過程,並在拉高聲量過後歸於沉寂。共同經歷的衝擊依然持續迴盪於校園,並蔓延至社區。此時,學校輔導機制,能繼續為學生做些什麼,一直都是校園之外的大眾極為關切卻難以窺見的面向。整體而言,處理校園危機事件須環顧輔導需求之人事時,是採取行動之必要眼光。以下依時序並結合協助對象,說明校園危機事件心理輔導之大致內涵,希冀共同理解。

事件發生之初的心理輔導機制。減壓是校園第一時間穩定校園氛圍的首要行動,其內容為向全校發布簡要事件說明,以及可能面臨的後續效應,藉以減輕事件的謠言與恐慌所帶來的心理影響,接著進行創傷壓力反應相關反應的提醒、明確告知校內求助管道和流程。其次,為事件發生現場之班級進行班級輔導與教師減壓團體,以紓解事件衝擊而來的情緒。再來,融合輔導活動課或彈性課程談論情緒與壓力因應,以及安排哀傷悼念的儀式,形成校園內相互支持與調適的氛圍。第二部分,第一時間啟動受害學生家屬的關懷,以及後續徵詢同意接觸之下,適時引介或申請陪伴資源,以期學校端能夠與受害學生家長共同面臨傷痛。

處理校園危機事件須環顧輔導需求之人事時,是採取行動之必要眼光。(本報合成)

事件後續輔導機制,為進行介入性輔導評估與安排,結合校園教師同仁、學生家長持續追蹤事件過後之師生壓力指數,藉由觀察飲食、睡眠、人際互動、情緒行為等變化,輔以成績、就學、教學工作等表現,同步評估校內師生的身心影響,並視需要與意願再以班級輔導、團體輔導、個別輔導、資源轉介等形式進行輔導協助。

回歸日常的輔導機制,在發展性輔導為透過日常課程與團體活動,從情緒教育、人際互動、法治教育等面向融入課程與宣導,並善用機會教育,以生活事件協助學生經驗學習,發展學生人我互動敏感度之策略。而接觸需求介入性輔導的學生,在初出徵兆之時,得以接受協助,在關係建立及議題探討覺察個人狀態,以及面臨關鍵時刻並適切因應。而需求處遇性輔導的學生,能經評估後即獲得心理輔導、社政、衛生、警政等資源的協助。

補充此次事件之思考,一是校園事件再度暴露專業人力不足的議題。二是事件加害者若具學生身分,帶開時往往未有輔導資源提供,建議亦須安排輔導人員,協助其梳理事件之決定與行為後果,作為銜接後續相關處置之身心調適及預備。三為輔導管教與法治規訓之間實需橋接機制。在律定管教規範下循循善誘,學校教育責無旁貸。當學校輔導管教力有未逮之處,過渡至法治的中介教育建構並強化已是燃眉之急,建議堅實少輔會功能,得以發揮各自為學生的成長著力。

學校的輔導機制往往非立竿見影,機敏因應亦需結構系統攜手與配合,若能從架構分流並補足人力,讓師生安在、家長安心、校園安適,相信預防及因應得以共同建構與支撐。

(作者為學校輔導工作者)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