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民主之盾》「新島鏈」關係,臺日韓關係深化下的新地緣意涵

臺灣、日本與韓國同屬美中戰略衝突邊緣地帶的國家,從戰略發展目標的設定中,經常面臨相同的假設與選項。因此,三國之間應當有屬於「自己」的戰略意識,一個與東亞國家發展脈絡相近的自我意識。除了共同的避免危害國家安全,厚實國家利益以外,相近的東亞國家發展途徑,或許這才是地緣關係下更深層的社會意涵。

盧信吉/中興大學國政所助理教授

當代國際關係學界中的現實主義學派支持者認為,國際之間存在一種「無政府狀態」,讓以理性行為者(rational actor)為基礎的國家必須以自利(self-help)為原則,追求國家的安全與生存。因此,如何抵禦外在的威脅成為國家首要任務。當前臺灣社會與西方國家追求的安全認知趨同,而與威脅臺灣存在價值的中國漸行漸遠,對於臺灣執政當局而言,如何增加臺灣在國際社會存在感成為首要任務,從國際關係研究者的角度來看,嘗試與東亞國家中理念相近的國家建立更為踏實的互動關係必須是優先選項。

當前東亞格局發展趨勢:CHIP 4視角中的國際聯盟關係

檢視當前東亞區域發展趨勢,美國倡議的東亞戰略在歐巴馬執政時期「重返亞洲」,以積極參與區域多邊機制、調整安全戰略規劃、加強區域安全合作與增進跨國經濟交流等相關作為,具體實踐美國亞洲政策;其後川普執政下的「印太戰略」,除了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的戰略思維外,更清楚地重新定義其區域戰略的角色與目標,自由、開放成為其中的核心價值,以塑造了美國新戰略對象的基本設定;其後拜登接任,在四方安全對話(Quadrilateral Security Dialogue)領袖峰會明言「在未來數十年間,自由、開放的印太區域是否能延續與繁榮,關係著我們每個國家,甚至是全世界的未來」,敘明在國家存續的認知上,本區的發展將影響世界未來。

國際關係中「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的情境演繹,讓國家行為者理性抉擇中,必須不假思索的納入「安全議題」。正確衡量國家安全需求,進行外交政策中的「扈從」或者「抗衡」成為霸權國家以外的任何一個國家必須面臨的考驗。換句話說,當前的世界格局中除了美國以外,每一個國家都需要做出抉擇,臺灣也難以置身其外。

涉及臺灣的國際議題已經脫離過去只討論「兩岸關係」的時期,當前國際社會在逐步擺脫疫情時期後,臺灣政府過去獲得世界肯定的「口罩外交」,以及國家安全概念重製後「區域有事等於世界有事」,或仍不足以支持臺灣成為永遠的勝利者,臺灣終歸需要檢證本身具備何種硬實力,能夠讓臺灣在世界中站穩腳步。掌握全球70%半導體製造能量,與獨占全球90%高階製程技術的產業鏈是我們必須持續維持的優勢;而如何獨佔世界供應鏈與發展全球戰略目標,則成為政府發展外交關係必須優先考量的關鍵要素,「晶片四方聯盟」(Chip 4)的戰略佈局將成為下個世代中臺灣是否能夠繼續扮演東亞發展影武者的隱性影響力。

掌握全球70%半導體製造能量,與獨占全球90%高階製程技術的產業鏈是我們必須持續維持的優勢;如何獨佔世界供應鏈與發展全球戰略目標,則成為政府發展外交關係必須優先考量的關鍵要素,「晶片四方聯盟」的戰略佈局將成為下個世代中臺灣是否能夠繼續扮演東亞發展影武者的隱性影響力。(AP)

簡單說,臺灣在這樣的發展格局中能夠擁有新的選項,與日韓創建不同於以往的關係,從產業供應鏈中脫穎而出,成為穩定區域和平發展的主要動力。

遏制中國發展的戰略方案:島鏈與圍堵

前美國國務卿杜勒斯(John Foster Dulles)所提出的島鏈方案,依據當時的國際關係形勢,建立圍堵共產主義向外擴展的構想,自1951年開始至今,可以算是成功的。除了近代東亞國家發展格局依照這樣的規劃持續中,也讓中國嘗試在突破島鏈封鎖上耗費極大成本。與之相比,當前的臺日韓關係深化更能夠說明,臺灣在當代國際社會中對於自我能力提升的努力,除了傳統地緣政治中講求地理條件的重要性外,更以新的發展條件加強國際行為者之間的連結。

前美國總統川普曾經說明其政策「一切都與貿易有關」,雖然具有其強烈個人風格,但也具體說明當前國際態勢。一切與貿易有關的背後,包含國家安全的認知、國家政策的發展方向、國家內部治理的應對,乃至於人民未來前途。Chip 4聯盟圍堵的對象─中國與過去島鏈圍堵的對象一致,浮現出美國未來東亞區域發展的脈絡,台、日、韓在傳統外交政策中的「扈從」與「抗衡」選項中已然做出選擇。

臺日韓的外交光譜目前都在親近美國政策的單邊中,又較過去遠離中國。除了圍堵中國的戰略目標被美國鎖定之外,人民對於中國的嫌惡感也是執政者必須考量的,屢創新高的嫌惡比例讓領導人毫不猶豫的轉向,是民主制度下必然的結果。不斷以固有疆域為理由侵擾近代國際法建構出來的當代國際社會體系,也成為當前臺日韓國家安全議題中最為困擾的地方。所有的一切都讓臺灣、日本、韓國之間有共同的原因,連結成為一個新的外交關係。

臺灣、日本與韓國同屬美中戰略衝突邊緣地帶的國家,從戰略發展目標的設定中,經常面臨相同的假設與選項。因此,三國之間應當有屬於「自己」的戰略意識,一個與東亞國家發展脈絡相近的自我意識。除了共同的避免危害國家安全,厚實國家利益以外,相近的東亞國家發展途徑,或許這才是地緣關係下更深層的社會意涵。與傳統地緣政治中統治全世界的政治理念不相同,臺日韓之間並非嘗試稱霸東亞區域,而是在臺日韓能夠給予世界的貢獻中,找到應有的地位。

臺日韓關係的深化,代表的是當前臺日韓島嶼國家對於美中競合的價值回應。民主化後的東亞政治雖然透過不同的道路發展,但臺日韓之間對於民主價值的認知與認同趨於一致,所信仰與遵從的社會價值相近,所建構出的國家發展途徑與脈絡,才是當前臺日韓關係必須深化的主要原因。遏制中國對遭周區域不當發展是一個遠大的戰略目標,也是一個必須擁有長期抗戰資源的方針,臺日韓關係深化後的合作或許才有這樣的能量,也是東亞國家關切國家存續議題下的共同認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