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淘金熱猶太人與加州及西海岸的發展

黃文局

台灣有多少人住在加州?又有多少名人畢業於南加大?蔡同榮,何志偉,賴明詔,柯承恩,馬維辰,沈春華,蔡滄波,孫芸芸,陳敏薰,侯佩岑,楊德昌等都是校友,橫跨政界,學術界,影劇界等。但是,有多少人了解加州發展的歷史?事實上,一切都要由淘金熱(Gold Rush)說起,可以說,沒有淘金熱,就沒有今天的加州。

問題是,當時的淘金熱,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投機客,為什麼只有猶太人獨領風騷?最後再來討論。

1848 年,是風起雲湧,動盪不安,充滿危機的年代。世界政治結構,經濟局勢等,都有了天翻地覆的變革。在歐洲,這場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革命浪潮,由法國開始,幾乎波及了所有歐洲各國,顛覆了原來的秩序。

1848 年,馬克思發表《共產黨宣言》,對當時的革命思潮,推波助瀾,影響至今。當時,歐洲猶太人剛被解放不久,這場革命,又產生了新的反猶主義,許多猶太人離開家鄉,移民美國。

沙加緬度與洛杉磯 

而1848 年,美國正好打敗墨西哥,取得加利福尼亞(上半部),內華達、猶他的全部地區,科羅拉多、亞利桑那、新墨西哥和懷俄明部分地區。不久,馬歇爾(James Marshall)在加利福尼亞沙加緬度(Sacramento )東北科洛馬(Coloma) 發現黃金。消息傳開,一年之內,約有 10 萬人由各地湧入。猶太人,一向嗅覺靈敏,當然不會錯失良機。此時的猶太人以法國及德國(巴伐利亞公國)為主。這些猶太人的數目不多,10 年之後的 1858 年,也只有一萬個,而外來移民,超過 30 萬。這些猶太人,對於加利福尼亞州,甚至,整個西海岸,影響巨大而深遠。

沙加緬度在淘金熱的帶動下,馬車、船隻匯集,人流物流,川流不息。農業與商業,爆發成長。市景繁榮,1854年,成為加州首府。

沙加緬度也就從一個小鎮,很快變成重要的經濟交通樞紐,第一條橫貫美國大陸的鐵路終點站就在此處。許多來自中國的勞工,隨著鐵路的修建,就在這裡落腳。

1850 年,加州成為美國聯邦第 31州。根據當年的人口普查,第一個來到洛杉磯的猶太人是出生於德國的裁縫師(猶太人傳統老行業之一)法蘭克福(Jacob Frankfort)。之後,又有 7 個單身男性猶太人來,其中一些人的生意,發展成銀行或百貨公司,洛杉磯的漢堡(Hamburger's )百貨公司,是其中翹楚。

漢堡(Asher Hamburger )是巴伐利亞的猶太人,於 1839 年抵達紐約。他和他的兩個兄弟,分別在賓夕法尼亞州和阿拉巴馬州開設了雜貨店(Dry Goods) 。 1851 年,遷移到加州沙加緬度(Sacramento),因為這裡是淘金熱的中心。1881 年,移居正在蓬勃發展的洛杉磯。他的公司,逐漸擴長為太平洋海岸的最大的地標,漢堡百貨公司。後來衰落,被梅公司(May Company)收購。

科恩(Kaspare Cohn),普魯士猶太人,10 多幾歲時移民紐約, 1850 年末轉往洛杉磯,他的叔叔紐馬克 (Harris Newmark) 是一名雜貨批發商。紐馬克派他去管理在洛杉磯和聖華金河谷(San Joaquin Valley)之間的山口上的店,科恩後來成為這裡的大地主,此地土壤肥沃,農業發達。淘金熱潮過後,農業取代,科恩大發。

科恩於 1866 年返回洛杉磯,洛杉磯正要開展。1887 年,與紐馬克和來自巴伐利亞的猶太人赫爾曼(Isaias Wolf Hellman)一起購買了牧場,並與一愛爾蘭人合作,開發供水服務和道路,後來又投資電力廠。

1885 年,創辦了加州最大的羊毛和皮革批發貿易公司。1910 年代,將他的公司轉變為一家銀行,他與他的兩個女婿, 將銀行更名為聯合銀行和信託公司。

1902 年,科恩提供了一棟房子,改建為醫院,主要是為治療猶太肺結核病患者,後來演變成美國西岸最大的癌症治療和研究中心,希望之城( City of Hope),救人無數。

1859 年,法國猶太人邁耶(Marc Meyer )來到加州,此時加州淘金熱已經熄滅,一些黃金小鎮,人口走光而廢棄。法國金融家拉查德( Alexandre Lazard )將他推薦給他在舊金山的堂兄,擔任股票商。Lazard、Weills、Kahns 和 Meyers 都是法國猶太人,他們經常通婚,合作生意,成就非凡。。

他的兒子邁耶(Eugene Isaac Meyer),耶魯大學畢業,1930 年,胡佛總統任命他為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他購買了破產的華盛頓郵報,起死回生,後來交給女兒凱瑟琳·格雷厄姆 (Katherine Graham) ,更是風生水起,影響力遍及世界。

以上三人,見微知著,可見猶太人的經商能力,又不忘跨足政界及公共事務。

圖為位於美國加州首府沙加緬度的州議會大廈。(維基共享)圖為位於美國加州首府沙加緬度的州議會大廈。(維基共享)

猶太人與美國總統的關係

猶太人沒有國家近2000 年,深切了解,只有結交最高層,才能保住生命財產。在18 世紀,歐洲有些宮廷猶太人(Court Jew),專替國王購買武器或奇珍異寶,所以得到特權。

以色列獨立,英國猶太人除了自己當上國會議員,也大力贊助支持高層如邱吉爾等,所以外交部長貝爾福才會發表支持以色列的宣言。

在美國的猶太人,也都使力接近總統,否則,1948 年,杜魯門為什麼在以色列宣布獨立的11分鐘就承認?而早在1911 年,威爾遜(WlWilson)總統就提名猶太人布蘭戴斯(Louis Brandeis)為大法官。

上面提過,1930 年,胡佛總統任命邁耶為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掌控美國經濟。1933 年,羅斯福總統為了挽救經濟,實施新政(New Deal),三個主要策劃人,都是猶太人,包括當時的財政部長小摩根索(Henry Morgenthau, Jr.)。

近年來的布希,克林頓,奧巴馬,川普,拜登等內閣,也多充斥猶太人。

這裡要講的是更早的故事。

1837 年,賽格利曼 (Joseph Seligman )由巴伐利亞來美國賓州,先去打工,存錢之後,就去買刀具及小商品,在農村挨戶銷售。

賺夠錢,就把兄弟們接來美國,其中兩位兄弟,1850年初就來黃金小鎮普萊斯維爾( Placeville) 做生意。

約瑟夫管理紐約的店,後來當上美國總統的格蘭特(Grant ),當時只是中尉,常來光顧,約瑟夫的弟弟傑西(Jesse)與他成為好友,後來承作軍服,甚至承銷國債,生意愈滾愈大。1964 年,成立銀行。

1868 年(這年日本明治維新),格蘭特當上總統,邀請他當財政部長,被他婉拒。

路易斯·布蘭戴斯(Louis Brandeis)為美國第一位猶太裔大法官。(維基共享)路易斯·布蘭戴斯(Louis Brandeis)為美國第一位猶太裔大法官。(維基共享)

人際網絡才是成功關鍵 

1858年,加州淘金熱結束,南加州的洛杉磯與舊金山才開始發展。

1870年到1880年猶太人大量湧入舊金山。

1860年,舊金山有5000名猶太人,大約是當地人口的10 % ,大多數人寧願做裁縫 ,商人,也不願意做危險又艱辛的採礦工作。他們主要供應採礦工或印第安人的生活必需品,如衣服(最大宗),靴子,襪子,帽子,刀子,工具等。後來也提供酒與煙草,尤其是煙草生意,幾乎是猶太人獨占。因為當時沒有什麼娛樂,煙草是最好的生意。飯後一隻煙,快樂似神仙。

而且,當時運輸不便,幾乎有什麼就賣什麼,錢好賺,但是辛苦。後來,有些腦筋動得快的猶太人就想到幫挖到黃金的人儲存保管,逐漸發展成銀行業。

猶太人的生意,主要靠的是創意。他們不從事危險艱辛的採礦業,卻由「採礦者身上淘金」,這種自創的商機,江湖撇步,誰能競爭?趨吉避凶,也是一種才能。他們發展的脈絡,極為清晰。

我們都在硏究,為什麼猶太人在各行各業,都能出類拔萃。比較可以接受的原因是,他們重視教育與宗教。但是,在加州猶太人的發展史,似乎不能解釋。因為,初期趕淘金熱熱潮而來的猶太人,多是赤手空拳,目不識丁,對宗教也不熱衷,眼裡只有黃金。

試著尋找加州大部分猶太人成功的軌跡,個人認為,「人脈網絡」才是關鍵。因為,他們多由雜貨起家,沿戶沿鎮,奔走兜售。貨品由何而來?東岸或他地的親友寄送過來的。一般人,沒有管道。錢不來,人家也不會發貨。

台灣人在巴西的成長模式,幾乎相同。四十多年前去巴西打拼的人,也多沒什麼錢,敎育程度也比較差。所以由「小提包」(沿門推銷),到「大提包」,到「小走私」,到「大走私」,有賺到錢,生活不錯,但是,沒有一個發展成大企業。

中國人也是。到 1860 年,至少有 7 萬中國人(比猶太人多7 倍多)被送到橫貫美國鐵路的終站沙加緬度作工,後來也沒沒無聞。愛爾蘭人,西班牙人,墨西哥人等也差不多。

這真是一個有趣的題目。

舊金山

1847 年,舊金山人口只有 812人。1850 年,增加到 2萬 5 千人。1860年,又增加一倍為 5 萬6 千人。1870 年,更加發展,人口爆增。

沒人不知道牛仔褲第一品牌李維(Levi),總公司就在舊金山。其實,史特勞斯(Levi Strass),1847 年先從巴伐利亞移民到紐約,然後,跟他的兄弟姐妹搬到肯他基,最後才到舊金山,在哪裡經營一家雜貨店(Dry Goods)。

1872年,他碰到另外一位猶太人裁縫師戴維斯(Jacob Davis),他需要資金申請鉚釘固定在牛仔褲的專利,二人合作, 最後史特勞斯買下,並發展成為世界最大的公司。

哈斯(Walter Hass)後來當上李維公司總裁,他的父親也是來自巴伐利亞的猶太移民,經營雜貨店,擴展為連鎖店。他的母親是舊金山最成功的羊毛商人之一西蒙·科甚蘭 ( Simon Koshland ) 的女兒。他們都變成姻親與企業合夥人。

這種親上加親,金錢互通,交識成綿密的網絡,訊息四通八達,先得商機。外人入侵,往往難逃魔掌。而這網絡,經過千百年的演化,已經深入世界各個角落,各個行業。

1850 年,法國猶太人維迪爾( Felix & Emile Verdier) 坐船來到舊金山,他們在巴黎販賣酒及絲襪,所以帶了一些絲綢及香檳,葡萄酒,白蘭地等。因為,當時這種異國風味的奇珍異品,看都沒看過,立刻被一掃而空,大發利市。

Emile Verdier 見機不可失,馬上回去法國補貨, 1851 年,回到舊金山開設了一家名為巴黎市 (City of Paris ) 的小店。後來發展成舊金山最高檔的百貨公司及酒莊,風光一時,直到1972 年,經不起各種競爭的衝擊,分售關門。

1852年,利文生(March levinson)抵達舊金山 ,不久就轉往黃金小鎮普萊瑟維爾(Placeville),維琴尼亞市(Virginia City),內華達市 (Nevada City ) 等地經商,賺了錢,1875年,回到舊金山,進入保險業。

1856年,米克爾森(Samuel Michelson)在墨菲(Murphy) 的小帳篷賣雜貨, 他的兒子 Albert Michelson 得到格蘭特總統的特許,進入美國海軍學院。Albert Michelson是美國第一個得到諾貝爾物理獎的猶太人。

1868年,澤勒巴赫 (Anthony Zellerbach ),一文不名到了舊金山。1869 年,開始向Adolph Falk 進口紙張與文具。澤勒巴赫的孫子,在艾森豪時代,成為駐義大利大使。

鼎鼎大名的費爾蒙連鎖酒店(Fairmont Hotel),總部在舊金山,老闆是史威格(Benjamin Swig),祖先是立陶宛猶太移民。

最後,一定要提到蘇特羅(Adolph Sutro),是出生於今日的比利時的猶太人,1848 年大革命後移民美國巴爾的摩,1850 年轉進舊金山,身無分文。當時挖礦更夯,他創新改善採礦墜道的通風和排水,賺了大錢,投資房地產,曾經擁有舊金山 1/12 的土地,是舊金山最大的地主,也是最大的捐贈人。1894 年,當選為舊金山市市長。

富國銀行與南加州大學

赫爾曼(Isaias Wolf Hellman),是洛杉磯與舊金山的發展,舉足輕重的人物。美國資產最大的富國銀行(Wells Fargo Bank )與育才無數的南加州大學,他都扮演關鍵角色。

赫爾曼於1859 年由巴伐利亞坐船到洛杉磯,先在他的表兄弟的服裝公司工作,他眼光銳利,發現該鎮沒有銀行, 所以就在服裝店的一個角落,幫客戶儲存黃金,踏入金融業。

1865年,他獨立開了一家雜貨店 ,10年之後賣掉,轉開銀行。

1871年,他設立農商銀行(Farmer's and Merchants Bank),有三位主要股東,他及前加州州長唐尼 (John Downey)和後來成為南加州大學創始人之一的丘爾德(Ozro Childs)。

唐尼為第一任總裁,赫爾曼負責管理。

1905 年,赫爾曼合併內華達銀行與富國銀行,1923年,這家銀行和聯合信用公司再合併, 1954年,簡稱為Wells Fargo Bank,現在是全美國資產最大的銀行。

赫爾曼也是南加州大學的創始人之一。

1879年,法官威德尼 (Robert Widney)成立一個董事會以創辦大學。 赫爾曼和邱爾德(Ozro Childs ) 和加州前州長道尼 ( John Downey) 一起捐贈土地和資金,創建南加州大學。

1870年,赫爾曼和紐約的紐加斯結婚,紐加斯的妹妹,就是投資銀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三兄弟之一梅耶雷曼的妻子。所以他們又有姻親關係。

1844 年,雷曼(Henry Lehman)從巴伐利亞移民到美國,定居在阿拉巴馬,在那裡開了一家的雜貨店。後來兄弟陸續來到,那時美國南部,棉花是最重要的農產品之一,三兄弟開始作棉花生意,最後轉形成金融公司。2008 年破產,歷時150 年。

另外,赫爾曼也是洛杉磯的供水,燃氣,電力公司的主要投資者。

1876年,還幫助引導南太平洋鐵到洛杉磯,促進洛杉磯的發展。

舊金山的費爾蒙連鎖酒店(Fairmont Hotel),鼎鼎大名,老闆是史威格(Benjamin Swig),祖先是立陶宛猶太移民。可以說,舊金山猶太人人才輩出,不及細載。

赫爾曼(Isaias Wolf Hellman),是洛杉磯與舊金山的發展,舉足輕重的人物。(維基共享)赫爾曼(Isaias Wolf Hellman),是洛杉磯與舊金山的發展,舉足輕重的人物。(維基共享)

加州其他黃金小鎮

1854 年,沙加緬度成為加州首府,然後往南,往東,往北發展,大部分沿著金礦的發現而發展。

普萊瑟維爾(placeville)本來是沙加緬度東邊一個採挖金礦的營地,逐漸成為市鎮,是淘金熱的中心。熱潮過後,茶涼人去,成為緬懷歷史的遺跡。

內華達城(Nevada city )不在內華達州,是在沙加緬度東北部的開採金礦的重鎮,曾經繁華一時,現在也成歷史地標。

草谷(Grass Valley)位於沙加緬度北部,曾經擁有加州最富有的兩個礦山。金礦挖完,也就沒落成萬人小鎮。

索諾拉(Sorona)位於內華達山脈山麓,是墨西哥人創立的黃金採礦區。黃金價值下降時,人口退潮。

1851 年,索諾拉希伯來公墓由希伯來慈善協會成立,主要是作為歐洲猶太人移民來的墳墓。可見當時,此地也有不少猶太人。

1849 年底,沙加緬度北面的道尼維爾(Downieville)發現黃金,附近有很多挖礦營區,旅館,肉店,麵包店等林立,沒幾年,許多營地挖完礦之後,成為鬼城。台灣話說的,沒幾年好風景。

其他的加州黃金小鎮,命運大同小異。

猶他州,南達可達州,愛荷華州,愛達荷州

1857 年,才有一些猶太人由西部來到猶他州。

1853 年,布魯克思(Julius Brooks 和Gerson Brooks )從伊利諾伊州來到鹽湖城(Salt Lake city ),開了一家女帽廠,成為該地第一家猶太人企業。

1857 年,奧爾巴赫( Auetbach)和卡恩 (Samuel Kahn),博登伯格( George Bodenberg) 都從加州帶著貨物來到鹽湖城,開創事業,奧爾巴赫的公司,後來發展成大規模的百貨公司,還成立了銀行。

1896 年,猶太人班伯格(Simon Bamburger )當上猶他州州長。

當加州黃金熱平息了,開始發展商業與農業。那知1874 年,南達可達州( South Dakoda )的戴德伍德(Deadwood)附近又發現黃金,掀起另一股高潮。

有段時間,這裡的霍姆斯特克礦區(Homestake Mine),成為美國黃金最大的產地。

史達爾(Sol Star)出生於德國巴伐利亞,父母是猶太人。當他 10 歲時,他的家人搬到了俄亥俄州的奇利科西(Chillicothe)。

1876 年 ,被淘金熱吸引而搬到戴德伍德與布拉克(Seth Bullock)合開了一家五金行。

後來又跟猶太同胞拜耳(Ben Baer)及富蘭克林(Harris Franklin)合開麵粉廠。

1884年,史達爾當選市長,連任 10 屆。後來,富蘭克林的兒子,也當上市長。

布盧姆(Moses Bloom),1850 年由法國來到美國,1857 年,遷居愛荷華州 Iowa 的首都愛荷華城,開了一家服裝店,是第一個到愛荷華州的猶太人。當時,鐵路剛開發到這裡,處處商機。布魯姆的「一價服裝店」,生意火紅。賺了大把鈔票,又開了兩家銀行。商場得意,進軍政界,當了愛荷華參眾議員,首都市長,是美國第一個大都市市長。

巴伐利亞猶太人亞歷山大(Moses Alexander),1867 年定居紐約,沒幾年,應堂兄之邀搬到密蘇里州的奇利科西(Chillicothe)作生意,不久,成為當地議員,又當上市長。

正想轉戰阿拉斯加,途經愛達荷博伊西(Boise)市,因緣際會留下來發展,後來擔任愛達荷州州長。

同時,美國西部的發展,除了向南,向東,也往北,發展到奧列根(Oregon ),西雅圖(Seattle ),阿拉斯加(Alaska )等地,到處都有猶太人的身影。我們就不再細說。

以前華航由台北飛紐約,都要停靠阿拉斯加首府安克拉治(Anchorage),有誰知道安克拉治首任市長是猶太人大衛(Leopold David)?

真是水銀泄地,無孔不入,連冰天血地的阿拉斯加,也有他們的勢力。

有趣的故事

事實上,淘金熱潮只是美國「西部開發史」的一部分,當時,地大人稀,沒有法治,敢去西部冒險的,多是亡命之徒。《荒野大鏢客》《黄昏双鏢客》《黄金三鏢客》等,都是非常寫實的電影。

西部淘金客,都是提著腦袋前往的。隨時可能被搶,被殺。能活下來,已經不易。經商成功,又能安穩生活的,僅是少數。

猶太人不是神,也有很多失敗的例子,最有名的是,唯一參選過總統的高華德(Barry Goldwater),先祖是波蘭的猶太人, 本來也在上述的黃金小鎮索諾拉(Sorona)作雜貨,失敗搬到洛杉磯,又宣布破產,再搬到亞歷桑那(Arizona) 的鳳凰城開了一間百貨公司,名為「高華德百貨」。可能當地競爭較少,結果大發特發,油水多到可以參選總統。

高華德任參議員時就非常支持台灣,但是,台灣人知道他是猶太人的,可能不多。

圖為美國前參議員高華德(Barry Goldwater)。(維基共享)圖為美國前參議員高華德(Barry Goldwater)。(維基共享)

第二個是前美國總統川普的祖父的故事。

1896年,探礦者喬治卡馬克(George Carmack)在克朗代克河(Klondike )附近發現金礦,靠近加拿大西北方的育空(Yukon),所以也稱為育空淘金熱,也是最後一波淘金熱。

淘金熱的中心是克朗代克河與育空河的交匯處的道森市(Dawson City)。川普(Donald Trump)的祖父,在關口小鎮本尼特(Bennett)開了一家「北極旅社」(The Arctic Hotel),同時經營旅館、餐廳、酒吧和妓院,因此賺得川普家族第一桶金,後來回到巴伐利亞娶親。

川普祖先不是猶太人。

傑克倫敦(Jack London)最負盛名的小說《野性的呼喚》(The Call of the Wild),後來改編成電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即是以一隻被盜賣至育空的混血牧羊犬為主角,為求生存的磨難與勇氣的故事。

結論

寫到這裡,眼睛一亮, 眉頭一皺。原來,猶太人在洪荒也可以開天闢地,亮眼故事太多了!而我們怎麼差這麼多?不到 200 年就有這樣的成就,令人敬佩。現在加州猶太人口有 120 多萬,僅次於以色列和紐約,勢力龐大。

猶太人很熱心公共事務及政治,1949 年,利諾伯格(Emanuel Linoberg)是第一個成為索諾拉的鎮代表。1857 年,柯爾曼(Jacob Kohlman)被選為內華達市的鎮代表。1880 年,德雷福斯。(Dreyfuss) 是內華達市財務長。

已去逝的美國聯邦衆議員蘭托斯(Thomas Lantos )與巳故蔡同榮私交甚篤,是來自匈牙利的猶太人。他強烈支持台灣,陳水扁授予他大綬景星勳章。

1992年,加州選出兩位參議員,都是猶太人,都是女性,波克塞(Barbara Boxer)跟范士丹(Dianne Feinstein),勢力之大,可想而知。

范士丹還當過舊金山市市長。她當市長時,景氣很差,透過關係,找李登輝總統幫忙,李總統打電話給張榮發,把船由奧克蘭轉移到舊金山停靠,提升舊金山的就業機會。但是,范士丹的第三任丈夫在中國作生意,范士丹態度傾中,李總統非常生氣。沒辦法,每個人都替自己的口袋說話。那時,中國經濟開始起飛,你能怪她嗎?花香蝴蝶自來,花謝蝴蝶自走。

其實,大約 100 年前的1925 年,加州巳經有第一位猶太女議員卡(Florence Kahn ) 。

100 多年來,猶太人在加州的勢力,已經根深蒂固。看看今日矽谷有多少新創公司或創投公司是猶太人的?

世界知名公司,如英特爾的創辦人葛洛夫(Andy Grove)是匈牙利猶太人,谷歌的共同創辦人布林(Sergey Brin)是俄國猶太人,臉書創辦人祖克柏(Mark Zuckerberg)也是猶太人。現在,平均每年約有200個以色列家庭搬來這裡。

威洛希迪(Wilocity)是IC 設計公司,創辦人泰彌(Tal Tami)全家從以色列搬到矽谷的桑尼威爾(Sunnyvale)。泰彌的弟弟也來到美國,後來公司被併購後又回到以色列。由此可見,猶太人的創新與冒險精神,源源不絕。好萊塢更不用說了,好萊塢電影,就是靠創意取勝。

由上所述,加州的發展,是沿著金礦的發現而發展。以沙加緬度為中心,往東,往南,往北發展。舊金山與洛杉磯後來居上,成為加州最重要的城市,也成為猶太人聚居的重要都市。

很多人說,文章看來,猶太人好像會「飛天鑽地」(台語),那麼,台灣人不都要「躺平」了?

當然沒有,台灣人無中生有,由小而大的故事,不勝枚舉。生命力之強,其他民族少見。只是規模,眼界,無法與猶太人比擬。但是,猶太人歷史數千年,台灣人的歷史才數百年。

晶片主導一切,而輝達(Nvdia)的黃仁勲與超微(AMD)的蘇姿丰都站在世界峰頂,二個都出生在台灣。

再來 10 年,20 年,美國台灣人也可能大放光芒!拭目以待!

(GTI共同創辦人)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