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即食歷史》完美的嵌合!印加帝國的十二角石

石牆所以能屹立至今,在於其令人驚嘆的結構。外牆由大量堅固的綠色閃長岩(Diorite)嵌合而成,每塊岩石之間並沒有以砂漿或釘子用作接合並固定牆身。

即食歷史

在秘魯東南部城市庫斯科(Cusco, Peru),是十五至十六世紀時南美洲印加帝國(Inca Empire)首都。庫斯科市中心街道上有一幅十分特別的石牆-稱為「畫布石牆」(Lienzo Pétreo Wall)的印加遺跡。畫布石牆向內傾斜,原本是為了包圍並保護牆內的哈通魯米約克宮殿(Palace of Hatunrumiyoc)。哈通魯米約克宮殿早已被破壞而消失於世,我們已無法得知其原貌,但其外圍石牆至今卻仍屹立不倒。

目前,礙於印加帝國只使用繩結記事而沒有任何文字,理所當然地沒有留下任何記錄。後來征服印加帝國的西班牙人也沒有留下任何關於哈通魯米約克宮殿的記錄。因此,考古學家至今無法完全確定宮殿究竟是由誰建造。不過一般認為,宮殿是由十四世紀初印加帝國第六任薩帕印卡(Sapa Inca)印卡.羅卡(Inca Roca)下令建造。「薩帕印卡」一詞便是指印加帝國的統治者。

石牆所以能屹立至今,在於其令人驚嘆的結構。外牆由大量堅固的綠色閃長岩(Diorite)嵌合而成,每塊岩石之間並沒有以砂漿或釘子用作接合並固定牆身。反之,每塊岩石卻有意地切割成不規則形狀,與相鄰岩石完美地接合起來。岩石之間契合度之高,甚至連一張白紙也無法攝入縫隙之中,以今天建築標準來說仍舊稱得上是鬼斧神工。

十二角石。(維基共享)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塊被稱作「十二角石」(The Twelve-angled Stone)。顧名思義,十二角石是塊不規則的十二多邊形岩石,但卻依舊與相鄰其他多塊岩石完美地嵌合起來,讓人驚嘆當年印加人的精湛工藝。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即食歷史 完美的嵌合!印加帝國的十二角石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