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台灣新電影四十年的文化啟示

黃大益

1982年《光陰的故事》開啟台灣新電影的黃金歲月,受七○年代外交重挫、回歸鄉土文化運動,以及八○年代掙脫威權的社會抗爭等影響,促使新電影發展,其內容題材更與戰後的台灣社會密不可分;此股浪潮最重要的歷史意義在於促成台灣電影晉升藝術範疇,並於國際影壇上奪得一席之地。然而四十年後的今天,台灣新電影的精神還能帶給我們什麼文化啟示?

依文化基本法規定,每四年須召開的全國文化會議於上月底落幕。過去鄭麗君前部長重視文化治理,將文化視野帶入政府體制,融入國家發展;此刻,李永得部長更進一步提出「文化預算」及推廣「公共建設計畫」概念。政府預算除了各行政部會的基本需求、公共建設發展的預算外,可思考另闢「文化預算」支持各部會進行文資保存、展演藝術等文化事務;此外「公共建設計畫」亦即公部門投資產出更高經濟價值,如此,投資影視音與藝術創作也可為資本門,如一幅畫、一部作品、IP帶來效益可能更大。

依文化基本法規定,每四年須召開的全國文化會議於上月底落幕。過去鄭麗君前部長重視文化治理,將文化視野帶入政府體制,融入國家發展;此刻,李永得部長更進一步提出「文化預算」及推廣「公共建設計畫」概念。(資料照)

除了調整政府預算結構,文化培育亦是厚植國家文化根基重要的一環,將文化帶入歷史、社會、經濟與科技發展的思辨中是文化培育該承載的重量;2019年「文化內容策進院」揭牌,構築跨部會協力合作機制,整合各方量能,作為「文化台流」的起點;從投資策略、生產製造、通路拓展、品牌經營等各面向,提升文化內容產值,建立本土的文化品牌。

回顧台灣新電影的意義,在於當年的電影工作者以實際行動回應時代,證實自身與鄉土的關係,建構台灣本土化的認同。物換星移,台灣新電影四十年的啟示即在於,每個發展階段都有該克服的難題,當今我們如何回應時代需求,培育年輕世代,構築一個有益文化向下扎根的教育環境,讓「文化台流」帶領台灣以軟實力走向世界,就是對過去四十年最好的致敬。

前桃園市政府青年諮詢委員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