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逸南
查公投第17案「您是否同意核四啟封商轉發電?」的理由書內容出現甚多謬誤、誇大不實,兹舉出其中「核廢料是假問題」部分剖析說明如下:
公投理由指稱「使用過核燃料97%仍是可利用的能源,未來300年內,如果有需要,可以將核廢料拿出來做再處理,做為新世紀的主要能源供應。」
前述公投理由可能是基於「非增殖反應爐」對鈾資源的利用率只有1~2%而來。而「快中子增殖反應爐」對鈾資源的利用率提高到60~70%。參照2012年11月出版《核電運行技術支持》(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第17頁。 依2016年12月出版《核燃料循環導論》(清華大學出版社),第5頁指出,核燃料循環模式分為兩種:一次通過的開路循環模式和閉式循環模式。一次通過模式不對乏燃料(按即「使用過核燃料」)進行後處理,而是暫存後直接進行永久處置。閉式循環模式則對乏燃料進行回收處理,再對剩餘的強放射性廢物進行最後處置,完成整個循環過程。請參考〈以理性、科學精神談「重啟核四」公投〉一文。
圖為核一廠露天乾式貯存設施。(資料照,台電提供)
日本前首相菅直人為東京工業大學應用物理學科出身,對於核能發電不陌生,2012年出版《核災下的首相告白》(中文版2021年3月出版),該書第209頁指出,對於核廢料的中間貯存、「再處理」、放射性廢棄物的處理與最終處置,這些稱為後端(Backend)的部分,我們都還沒有找到根本解決的方法。日本對核廢料循環的想法是,將核電廠使用過的核燃料經過「再處理」產生鈽,然後應用做「快中子增殖反應爐」的燃料,再次發電。
又指出,燃燒鈽又會產生新的鈽,稱為「增殖」,又稱為貧鈾,是將一般不能用作核電廠燃料的鈾同位素,捕獲中子,以轉變為鈽的技術。從以前不能用做燃料的貧鈾產生出鈽的技術,許多國家都嘗試開發,但還沒有任何國家實際應用。日本也曾因為冷卻劑液態鈉外洩事故而停機。「再處理」和「快中子增殖反應爐」在技術上、社會上的問題都懸而未決,實際上還不可行。
目前台灣的核一、核二、核三、核四(如果商轉)核電廠採用「非增殖反應爐」,其核燃料循環模式採行「一次通過的開路循環模式」,此乃當初核電廠的設計,以配合核擴散之防止,因此根本上不存在使用過核燃料的「再處理」(reprocessing of spent fuel)。
又台灣核電廠沒有使用「快中子增殖反應爐」混合氧化物燃料(MOX)技術,那有可能「將核廢料拿出來做再處理」,公投理由書內容真是天大的笑話。大家應該認清事實真相,不要被騙了,堅決反對「重啟核四」。
(作者為仲裁人)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