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蔡總統的四個堅持:2007年以來對北京最強硬的國慶演說

邱志偉

蔡總統在這次國慶演說提出四個堅持,明確宣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這已有別於過去總統常說的:「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而是直接上升到兩岸目前是兩個主權國家的概念,是1999年李登輝總統兩國論的升級版,更是繼陳水扁總統在2007年國慶演說的:「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兩個互不隸屬、各自獨立的國家。」宣示之後,對北京最強硬的國慶談話。同時,不製造美中與台海的緊張衝突,這證明了民進黨在對外政策上已趨成熟。

蔡總統四個堅持:「中華民國72年、兩岸兩國、台灣前途決議文2.0」

民進黨自創黨以來,一直都對中華民國圖騰存有芥蒂。始終找不到正確應對中華民國的方式,所以蔡總統時而以「這個國家、我們國家」稱之,這絕非不認同自己國家,而是蔡總統仍在找尋最佳的定位與切入點。

在陳總統時期,是將中華民國與台灣結合,讓中華民國融入台灣的歷史進程,台灣才是根本名稱,中華民國是在進程中的一個符號,就跟許多國家可能每百年會更換的年號一樣。但蔡總統的做法不同,她是將中華民國與台灣的歷史結合,自中華民國中央政府於1949年12月7日宣布遷往台北之後,中華民國就正式與台灣的命運休戚與共。

蔡總統說:「此時此刻的中華民國,正處在七十二年來最複雜多變的局勢當中。」1949年後,台灣經歷過韓戰、八二三炮戰、九六台海危機,每次的考驗與其說是中華民國在捍衛台灣安全,倒不如說是對岸中共政權為終結內戰而欲犯台。(資料照)

蔡總統說:「此時此刻的中華民國,正處在七十二年來最複雜多變的局勢當中。」1949年後,台灣經歷過韓戰、八二三炮戰、九六台海危機,每次的考驗與其說是中華民國在捍衛台灣安全,倒不如說是對岸中共政權為終結內戰而欲犯台。所以,是「台灣在守護中華民國的命運,延長中華民國的國祚」。然而此刻,台灣再度面臨嚴峻比前述危機還巨大的挑戰,這絕不是大內宣,而是要呼籲國際社會正視台灣的安危。

對照扁政時期,陳總統多次在國慶文告中呼籲國際社會應正視北京擴張的野心,國際社會罕有正視,甚至曲解為挑釁行為。但我們看到當蔡總統於今日做出「72年最複雜局勢」的宣示時,國際社會在經歷中共近年戰狼外交、軍機百架繞台後,已願意豎耳傾聽,正視台灣安全的重要性,這也是蔡總統必須得要拉高分貝的關鍵。

此外,蔡總統還很特別的將「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中華民國台灣的前途,必須要遵循全體台灣人民的意志」兩者並列,換言之,總統不但在這份國慶文告中提及「兩岸兩國」的事實現狀,同時又將民進黨台灣前途決議文中「台灣前途必須由台灣人民決定」,提升至「中華民國台灣的前途」須遵循勸全體台灣人民的意志。

在陳總統時期,是將中華民國與台灣結合,讓中華民國融入台灣的歷史進程,台灣才是根本名稱,中華民國是在進程中的一個符號,就跟許多國家可能每百年會更換的年號一樣。(資料照)

「兩岸兩國」的事實現狀,搭配中華民國72年來,兩者搭配其實就是當年兩國論的原意精神,同時把李登輝當年必須在兩國前面加入的「特殊」兩字去除,明白宣示兩岸現狀就是兩個互不隸屬的主權國家。

但更重要的是,攸關中華民國台灣的前途,須遵循全體台灣人民意志,一方面,聽起來跟民進黨台灣前途決議文類似,但其實不然。蔡總統已將中華民國的變更,納入了台灣人民意志當中,換言之,蔡總統也是在對北京當局喊話,「總統任內,即便修憲也不會修改國號」。用另一種方式表達對憲法與國號的尊重,堪稱這次演說中十分特殊之處。

蔡總統的四個堅持:美國默許、中國克制

任何演說或政策文告當中,說了什麼、沒說甚麼都很重要。習近平在辛亥演說不提對台動武,但仍提一國兩制。蔡總統首次提到兩岸兩國,明白強調兩岸屬於互不隸屬的主權國家,但也同時表態會堅持中華民國的前途須由台灣人民意志決定,若中國政府聽得懂,就能明白蔡總統是宣示不會變更中華民國的憲法與國號。

從蔡總統演說之後,美方沒有出言反對國慶演說宣示,默許兩岸兩國的論述,是台美關係穩進成長的象徵。同時中國除了例行謾罵之外,暫無特別行動,仍屬克制。蔡總統在今年元旦演說都還未有相類似的論述,但到雙十國慶的突破性宣示,甚至提出了對北京最強硬的國慶演說,但又能不讓美中雙方衝突,這次演說是民進黨邁入第13年的執政以來,在歷史高度上提升至新的層次。

立法委員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