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嘉偉
台鐵公司化滿一週年,不僅為台灣公共運輸注入新動力,更展現了現代化管理與企業經營的核心理念。其中,將員工職稱統一是一項具有深遠影響的變革,不僅消弭身份差異,還凝聚團隊的團結力量,勾勒出公平、高效與協作並重的新管理格局,為企業經營注入更多活力與可能性。
台鐵公司化滿一週年,不僅為台灣公共運輸注入新動力,更展現了現代化管理與企業經營的核心理念。(記者吳亮儀攝)
統一職稱:化解身份差異的關鍵
過去,政府機關因不同身份賦予不同職稱,帶來多重負面影響:
公平性爭議:相同能力卻因身份不同而享有不同職稱,容易引發不平,損害團隊和諧。
士氣低落:相同行政責任卻待遇有別,使員工易感挫折,進而影響效率與人才留任。
階級分化:職稱差異形成隱形階級,阻礙內部溝通與合作。
外部形象損傷:被質疑不公平管理,削弱社會信任,降低招募吸引力。
制度僵化:身份差異導致人力運用不靈活,難以吸引高階人才或推動創新改革。
透過統一職稱,台鐵實現了「同工同名」的理念,消弭了身份帶來的不平等。這一舉措不僅有助於提高員工的歸屬感,更使他們專注於專業能力的發展,從而提升工作效率。
統一職稱強化協作與展現企業經營理念
統一職稱不僅消除了階級隔閡,亦有助於內部溝通,還顯著提升了協作效率與團隊向心力。同時,統一職稱充分體現出台鐵公司化後的現代企業經營理念,以能力為核心、效率為導向的經營精神,使台鐵能更靈活地應對交通市場挑戰。這項改革不僅實用,更突顯出台鐵邁向現代化的決心與遠見。
提升外部形象與信任度
這項改革顯示出台鐵在公平與透明上的承諾,大幅提升了民眾對企業的信任。當員工以更專業、更團結的面貌服務乘客時,台鐵的品牌形象與價值隨之提升,也為其他公部門的改革樹立了典範。
結語
台鐵公司化是一條充滿挑戰的進程,而統一職稱是其中重要的一步。這項改革不僅促進公平與協作,更強調團結的價值,展現出台鐵追求卓越的決心,攜手開創台灣公共運輸的未來,帶來更多可能性與希望。
(作者為臺北市政府勞動局、臺灣花蓮地方法院調解委員)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