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逸南
自由廣場今天〈吃了30年才發現有事的教訓〉一文,指出萊克多巴胺(萊劑)與己烯雌酚來自同一個藥廠,且認為己烯雌酚有問題,來影射萊克多巴胺也有問題,恐有誤導消費者之嫌,甚至影響政府的政策走向,因此,有澄清真相之必要。
萊劑與己烯雌酚的化學成分完全不同,在學理上,不同的化合物對人體的基因毒性以及在體內的代謝情形也不同。據國外文獻指出,萊劑沒有基因毒性,代謝情形比其他瘦肉精成分都快,目前,許多國家規定有關豬肉的萊劑殘留容許量,來保障消費者。
查2004年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召開專家聯合會議得到的結論,萊克多巴胺在豬肉的最高殘留限量(MRL)為10 ppb,該結論與目前國際標準、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的規定(10 ppb)相同。
據國外文獻指出,萊劑沒有基因毒性,代謝情形比其他瘦肉精成分都快,目前,許多國家規定有關豬肉的萊劑殘留容許量,來保障消費者。(圖:中央社)
再者,用在養豬瘦肉精多種化合物裡,萊克多巴胺為β1乙型受體素,與其他瘦肉精成分β2乙型受體素相比較,萊克多巴胺毒性較低,未曾發生中毒事件。引起消費者中毒疑慮的「克倫特羅」(Clenbuterol)瘦肉精β2乙型受體素,例如2006年9月上海發生三百多人瘦肉精食物中毒事件,後來經查,豬肉裡克倫特羅的濃度高達800 ppb至7400 ppb,因此引起消費者恐慌,遺留到現在。
從學理立場,不同的化物所具有的功能、基因毒性、代謝程度,都有明顯的差異,不能一概而論,該文「以桃代李」的思維模式做結論,有誤導消費者,甚至誤導政府的政策走向有欠公允。
(台灣北社理事)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