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惠華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不斷向世界展露他的政治雄心壯志,自2017年成功壓制政變風暴後,於2018年修憲公投將議會制改為總統制。對外介入敍利亞與利比亞內戰,甚至打算將伊斯坦堡聖索菲亞大教堂(Hagia Sophia)改為清真寺,這些舉動都受到全世界關注與熱議。強勢作風如同莫札特〈土耳其進行曲〉(Turkish March)旋律彈越快越好聽;埃爾多安這個渾身充滿戲劇性的強人,大動作自然是為了引人注目,他到底打著什麼戰略算盤?值得深入探索。
埃爾多安從政歷程
據了解,埃爾多安先祖是來自於高加索地區的喬治亞人,為了消除外界對於埃爾多安國家認同的疑慮,2014年埃爾多安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自己是「土耳其人」,不是亞美尼亞人,也不是喬治亞人。青年時期的埃爾多安喜好戲劇、足球與宗教,對追求泛伊斯蘭主義有著崇高的理想。在一次集會上閱讀一首被禁止的伊斯蘭詩而入獄,政治生涯一度中斷。入獄4個月後,埃爾多安重返政壇與其親信共同創立正義與發展黨(AKP),2002年成為黨主席,該黨在國會選舉中贏得了多數席位,並成為國會議員。
AKP創黨初期得到定居住在美國賓州穆斯林傳教士、作家與哲學家古倫(Fethullah Gulen)的支持。古倫在土耳其擁有數百萬信徒,散佈在商業、警察、司法機構與武裝部隊,這些人也成為埃爾多安的支持者。自2003年起至2014年,長達11年的時間埃爾多安擔任土耳其總理。2014年8月,土耳其第一次舉行總統直選,埃爾多安成功當選總統,但2016年反對黨發動軍事政變試圖推翻埃爾多安,終告失敗;2017年埃爾多安推動修憲公投將現行的議會制改為總統制,並廢除總理職務,總統身兼國家元首,自此權力集中於一身。
埃爾多安推動多項改革措施,如降低所得稅,消除關稅壁壘,吸引外國資本,提高收入,解決通貨膨脹等問題,取得土耳其人的信任。鄂圖曼帝國時期,土耳其以蘇丹為首,蘇丹是所有穆斯林的哈里發(最高統治者稱號),具有世俗能力,也具有精神力量。在現代的土耳其人眼中,埃爾多安就像個蘇丹,具有超凡領袖魅力,是一位成功領導者,地位崇高。
2017年埃爾多安推動修憲公投將現行的議會制改為總統制,並廢除總理職務,總統身兼國家元首,自此權力集中於一身。(AFP)
實現2023偉大民族的戰略目標與條件限制
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曾預言俄羅斯與土耳其可能成為世界領導人之一。建議西方國家更積極地讓兩國參與整合進程。而2019年埃爾多安在AKP例行大會上提出未來戰略目標:「偉大的民族,偉大的國家,偉大的力量」的2023年國家發展路線圖。埃爾多安的「2023偉大民族」戰略目標雖具有願景及戰略意涵,但仍有諸多現實條件的限制:
一、欲建立穆斯林的公民社會,卻引發宗教與種族爭端
埃爾多安的「偉大民族」戰略目標之一是建立一個由民主法律統治的公民社會。意思是只要符合現代歷史條件的意識形態概念,就有可能形成一個將民族認同與宗教信仰為背景的強大公民社會。土耳其強推聖索菲亞大教堂改建為清真寺一案便是典型的宗教與政治問題。埃爾多安是個穆斯林,AKP的支持者多數也是穆斯林,而大多數人夢想的是一個獨立而強大的土耳其。根據土耳其政府民意調查顯示,89%的人贊成將聖索菲亞大教堂改建為清真寺。三分之二的土耳其人想在聖索菲亞大教堂裡閱讀《可蘭經》及做禮拜。
在多數民意基礎下,埃爾多安的決定滿足了土耳其人的夢想,卻破壞了希臘正教、東正教與伊斯蘭教的平衡關係,還引發連鎖政治反應,讓全世界基督徒反彈。亞美尼亞教會呼籲土耳其不該草率行事,希臘將土耳其的決定舉視為侮辱,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譴責「土耳其決定冒犯了所有承認該聖索菲亞大教堂為世界遺產的人,並影響希臘、歐盟與土耳其之間的關係」。希臘為了反制土耳其,也提議在希臘中馬其頓塞薩洛尼基的阿塔圖爾克博物館舉辦龐蒂克希臘人種族滅絕的展覽,而阿塔圖爾克博物館的前身正是土耳其國父凱末爾出生地點。埃爾多安對此則表示:「沒有人有權或有權力干涉我們的宗教事務,就像我們不干涉他人的事務一樣。這是內部問題,並且關係到國家主權」。埃爾多安為了實現泛伊斯蘭主義理想,連帶也必須準備付出相同代價。
二、 追求世界第五大經濟體及中東新的權力中心,難以降低對西方國家的依賴
土耳其政府為了在2023年前實現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的戰略目標,積極進行國家行政管理改革,使之能夠在社會、經濟、文化與道德心理等領域達到發達國家社會經濟水準,「大國夢」得以實現。AKP戰略目標是打造土耳其成為中東地區強而有力的權力中心,透過區域經濟整合機制建立連接西方與東方的戰略橋梁,為土耳其型塑出貢獻區域和平與穩定之重要角色。
在多數民意基礎下,埃爾多安強推聖索菲亞大教堂改建為清真寺,滿足了土耳其人的夢想,卻破壞了希臘正教、東正教與伊斯蘭教的平衡關係。(Bloomberg)
埃爾多安外交政策路線以恢復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地位為目標,內部與外交政策融入伊斯蘭主義元素,以提高伊斯蘭在世界上的作用與重要性,這個伊斯蘭化的進程的趨勢,埃爾多安執政時期的土耳其從一個世俗化國家轉型成為一個伊斯蘭主義區域大國,伊斯蘭元素宗教融入經濟、貿易、文化、科學與技術使其能夠在政治舞台上維持地位,是AKP對外的最佳戰略選擇。2018年土耳其政府宣稱要贈送台北市一座清真寺,成為趣談,這也是土耳其對外軟實力最佳外交案例。
土耳其積極推廣伊斯蘭民主經驗,加強與阿拉伯國家的關係,將自己定位為伊斯蘭民主的典範。過去AKP支持北非阿拉伯之春革命。土耳其也在阿拉伯之春看到土耳其民主模式的機會。自敘利亞危機開始以來,土耳其立場向來反對阿薩德(Bashar al-Assad)政權,強調自己是敘利亞人民的支持者。
土耳其也致力於推動區域經濟整合機制,土耳其與伊拉克、敘利亞成立戰略合作委員會,建立政治、經濟與社會文化合作整合模式。與約旦、黎巴嫩、敘利亞建立新的四邊戰略夥伴關係,以利推動區域經濟整合。但加入歐盟態度略顯消極。歐盟過去一直是土耳其主要外交政策夥伴,多年來土耳其也極力表達出想加入歐盟的願望,但近幾年已無太興趣,考量歐盟的不確定性及危機感,另一方面為了爭奪地緣政治力量,土耳其打算成為大國也需要有一支獨力強大的軍隊。
土耳其政府為了在2023年前實現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的戰略目標,積極進行國家行政管理改革,使之能夠在社會、經濟、文化與道德心理等領域達到發達國家社會經濟水準,土耳其的「大國夢」才得以實現。(REUTERS)
假如AKP能夠順利執政到2023年,偉大民族戰略目標便不需要依靠歐盟即能實現。尤其近年來土耳其與歐盟、美國及鄰國關係不睦,包括與敘利亞、希臘、塞浦路斯、亞美尼亞、伊拉克、埃及、以色列等國都有衝突發生,希臘與土耳其在塞浦勒斯邊界海上油田的爭端,讓希臘表示準備不惜代價捍衛主權,加上聖索菲亞教堂改為清真寺事件後,歐盟打算將土耳其排除開放旅遊名單之外,這對土耳其原已衰退的經濟體質無疑是雪上加霜,多年來爭取加入歐盟計畫也早已被迫擱置。
歐盟經常批評土耳其的國內與外交政策,儘管如此,土耳其依然強調自己在地緣政治地位的獨特性與對民主普世價值的承諾,持續與歐盟保持對話。但是,隨著埃爾多安的新鄂圖曼帝國主義與伊斯蘭遜尼派的混合路線,土耳其正向著民族與宗教價值觀轉移,土耳其與歐美國家的分歧日益加深。有著崇高的泛伊斯蘭主義的埃爾多安仍會持續捍衛自己的國家利益,選擇走自己的路。
只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尤其土耳其開了利比亞及敘利亞的兩個戰線,這兩場戰爭背後都有美國的因素,面對競爭對手,土耳其想要達成2023偉大民族戰略目標將無可避免的遭受到考驗。如同莫札特的《土耳其進行曲》彈奏技巧需要兼顧速度、音色變化及準確性。雖然《土耳其進行曲》歷史淵源與土耳其關係不大,這是一首具有土耳其軍樂風格的輪旋曲,埃爾多安詮釋的自己「土耳其風格」的進行曲,如何在伊斯蘭價值與西方價值之間維持平衡,需要高端的外交手腕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