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樵
2014年8月,土耳其首任民選總統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當選,以往他擔任總理時對以色列、美國的反對立場,還有土耳其能否達成加入歐盟的目標,仍是他執政之後受到外界關注的部分。近期埃爾多安出訪沙烏地與伊朗,土耳其這個連結西方與西亞世界的大國,便是進行在西方之外,也同時往另一方拓展的外交策略。
2014年8月,土耳其首任民選總統由埃爾多安(前排右2)當選,以往他擔任總理時對以色列、美國的反對立場,還有土耳其能否達成加入歐盟的目標,仍是他執政之後受到外界關注的部分。(AFP)
土耳其充滿阻礙的「向歐之路」
儘管有過去鄂圖曼帝國的歷史傳承,但土耳其在20世紀以降仍算是新興國家,領土範圍、政治制度都與以往不同。土耳其國父凱末爾(Mustafa Kemal)大力推行西化,到了21世紀,土耳其大致上還是努力走向西方。1950年代,土耳其加入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sation,NATO),長久以來的合作面向有:和平夥伴關係(Partnership for Peace)、伊斯坦堡合作倡議(Istanbul Cooperation Initiative)、地中海對話(Mediterranean Dialogue),以及對阿富汗與利比亞的反恐戰爭。但是,80年代土耳其申請加入歐洲共同體(然後是歐盟),卻一再遭到拒絕,理由是土耳其非民主國家、經濟水準不夠等等。其實,歐盟不願意讓土耳其加入,任何藉口都可以成立,土耳其怎麼做都沒有用。現實面的意涵是,西方國家要「利用土耳其的戰略價值,卻不願意讓土耳其分享經濟利益」。
歐盟不願意讓土耳其加入,任何藉口都可以成立,土耳其怎麼做都沒有用。現實面的意涵是,西方國家要「利用土耳其的戰略價值,卻不願意讓土耳其分享經濟利益」。(AP)
面向西亞兩面交好
不過,在向歐之路屢次碰壁後,土耳其近年來在若干議題上,政策明顯轉向,與西方為伍已非唯一外交方針。例如,面對敘利亞內戰,土耳其希望阿薩德(Bashar al-Assad)政府垮台,但北約卻毫無動作;土耳其與中國合作長程飛彈系統,令北約相當不滿,但土耳其認為不能因為自己是北約成員,其國家政策就必須受到限制;以色列對巴勒斯坦的轟炸,土耳其批判西方國家「譴責敘利亞政府打壓自家人,卻對於以色列悶不吭聲」的雙重標準;土耳其與俄國簽署了核子電廠開發案,這也不是北約樂見的。美國正制裁俄國,土耳其的決定當然不合美國的策略。可見,固然土耳其還是需要與西方維持友好,卻也不會完全受西方約束。
近期可明顯看出土耳其的政策轉向的,便是總統埃爾多安先後出訪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兩事。3月,埃爾多安前往沙烏地,雙方對談的焦點鎖定在敘利亞、伊斯蘭國的問題;支持沙烏地對葉門的軍事行動,代表土耳其也在意阿拉伯半島的穩定;而對於伊朗,土耳其近年在核子發展的議題上傾向支持伊朗,認為伊朗發展核子只有和平的目的。4月7日,埃爾多安出訪伊朗,進行策略合作會議。儘管出訪之前,埃爾多安批評伊朗「將會成為西亞世界的威脅」、部分土耳其官員對伊朗的作為也多所批判。不過,伊朗總統、外交部長展現歡迎埃爾多安來訪的誠意,顯示伊朗已意識到和土耳其在特定議題上建立密切關係有其重要性。
埃爾多安前往沙烏地,與沙國國王薩爾曼會晤,雙方對談的焦點鎖定在敘利亞、伊斯蘭國的問題;支持沙烏地對葉門的軍事行動,代表土耳其也在意阿拉伯半島的穩定。(路透)
4月7日,埃爾多安(左)出訪伊朗,進行策略合作會議。儘管出訪之前,雙方曾言詞交鋒,不過,伊朗總統羅哈尼(右)仍展現歡迎埃爾多安來訪的誠意,顯示伊朗已意識到和土耳其在特定議題上建立密切關係有其重要性。(AP)
國與國間的合縱連橫,無論是西亞、東方、歐美,本就存有各種不同面向的考量,政治層面或有衝突,但現實的經濟層面卻又需要合作,這都是經過精算後的各取所需;官員間偶有針鋒相對的你來我往,卻不等代表這樣的對話結果將成為最終定版的政策。國際媒體經常刻意強調伊斯蘭國家間的衝突與合作肇因於教穆斯林教派間的歧異,但從過去到近期中東國家的交往看來,這並不盡然是彼此結盟的主要考量。
是故,土耳其轉向西亞,並非意在與西方國家對立,而是為了發展出不同的外交模式;此舉也不見得為了消弭彼此間的差異,而是希望在相同區域之中找到具策略性質的合作夥伴。過去土耳其面向歐美,但在歐美的勢力日趨式微後,轉身面向西亞,大抵是體會到開展外交新路線的重要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