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啟濃
我是五年級生,小時候台灣社會沒有跨年這件事,元旦是慶祝中華民國開國紀念日,放兩天假,往往會有政府辦的慶祝開國紀念活動,升旗、遊行、甚至還有呼口號,以表達國民的愛國情操。
我們的時代參加的最盛大晚會是黨外選舉造勢的會場,每場次都擠滿人潮,聽著台上演講人侃侃而談,義正詞嚴的宣示,讓大家也熱血沸騰,激情的內心溫暖了寒冷的冬日。台上台下的心交融在一起,為了台灣的美好未來展現自己的熱情。
聽演唱會看煙火是現在年輕人跨年必要的助興儀式。(記者李惠洲攝)
後來政府開始舉辦跨年晚會,邀請歌星演唱表演,放煙火當然也成了必要的助興儀式。漸漸地各縣市互別苗頭,也都舉辦晚會,熱鬧沸騰。年輕人趕流行,跨年奔赴晚會現場,與會場群眾狂歡整晚,成了這個世代共同的記憶。
說穿了晚會演唱只是資本主義的行銷手段,藉著新年的到來,讓歌手表現,曝光在民眾面前,對於個人知名度有加分的作用。類似的演唱晚會,開銷驚人,動輒上百萬、上千萬。然而活動結束,絢爛歸於平靜,大家還是得重新回到現實的生活。
然而沒有人會因為沒有趕一場跨年晚會,新的一年就無法過得精采豐富,可是社會的提升進步,卻需要有更多熱情年輕人的參與。社會參與不一定是要很大的付出,可以只是小小的動作。貼心的小動作,卻可以積沙成塔涓滴成河,成為社會進步最大的動力。
或許可以關心一下政治活動,跟公民團體倡導的活動加個連署;跟社會公益團體捐個幾百塊,照顧弱勢;關心陪伴一下身邊遇到困難的親友,給他們寒冬的溫暖。這些雖然都是小動作,卻是可以成就溫情關懷的社會氛圍。正向多元的表達方式是促成社會向上提升的重要力量,多一些的雪中送炭,可以促成社會的光明燦爛。
(作者為時事評論員)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