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志鴻
近兩年台灣發生多起都會區嚴重近地表陷落(俗稱天坑)之災害案件,去年9月7日在臺北大直街因深開挖導致鄰房坍塌及周遭嚴重陷落之重大災變(基泰大直),亦暴露建築管理缺失。
事件後周年,我們以公共安全角度檢視建管改革並提精進建言。
盤點近期建管改革包括:(1)施工損鄰納第三方複核:第三方公會派技師共同現勘並對監造人與營造方判斷予以複核;(2)鄰近住戶施工說明會:為減少鄰近住戶疑慮,如北市已明文規定開挖深超過12公尺或地質軟弱區開挖深6公尺以上,營造方應通知鄰近住戶召開施工說明會,說明工程內容、施工期間及採用施工方法;(3)開挖階段建管檢查:各縣市以不同方法交公會或專業團體定期派員確認工地執行之紀錄留存、按圖施工與監測檢視;(4)監測資訊公開與自動化:要求工地設監測數據告示牌,建監測雲端資料庫並以QR-Code公開;另推動自動化監測,如水位水壓、鋼筋應力、支撐軸力、鄰房傾斜等監測項目;(5)增進地工設施可靠度:已有縣市修改自治辦法強化地工設施可靠度,如新竹縣要求開挖深度13.5公尺以上「一律採用地下連續壁擋土工法,並設置必要之安全觀測系統」或經專案小組核准得採用其他適當工法;(6)擴大設計施工審查範圍:結構外審案件由開挖超過12公尺降為9公尺,北市亦新增中山區北安段金泰段等納審查範圍。
雖部分機關已有作為,然因建管為各地自治法規而待加速調整;再者,最能有效考慮地工風險並進行防災的建築設計階段 (含外部審查機制) 仍待精進。
特殊結構外審機制大多五位委員中僅一位具大地工程專業,其餘高層建築與結構專家;而僅一名之大地工程專業亦常無法全面具備地工防災專業與實務經驗。
建請各地方建管機關應檢視修正結構外審辦法,除原先要求一名大地工程基本資格外,應另增具基礎開挖 (包括擋土壁、支撐系統、安全監測等) 一定深度與規模之地工防災實務經驗者加入審查;倘審查案件主要風險來源為地下深開挖或位於易致地質災害區域 (如土壤液化潛勢、地質敏感、地質軟弱疏鬆或山坡地等),審查單位則應調整委員專業比例以對主要防災事項行實質審查。
對地下開挖風險案件,設計團隊應有地工防災專業之參與,於審查會中報告並接受詢答,未來外審結論可分兩段撰寫:一是原有結構設計審查結論;另一則是施工審視諮詢建議。
此為施工計畫書備查程序之「前諮詢」,其意見應於後續施工或防災計畫之「後諮詢」中一併回應再予備查,以期落實專業分工,共同實現營建全生命週期之公共安全維護,使民眾能夠行的安全、住的安心。
(作者為中華民國大地工程技師公會理事長)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