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政治的日常》日中全面戰爭下的內閣(下):平沼騏一郎和阿部信行內閣

阿部信行的短命內閣只組成了短短一百四十天,根本什麼都還沒開始做,就被逼著下台。組閣歷時這麼短,過幾年大家提起阿部信行的時候,反應應該還是,「阿部是誰」吧。

李拓梓

續上篇

近衛文麿組閣之後,發現光憑人氣,解決不了中國問題,又因為到底要不要和德國、義大利結盟的問題,內閣一再被想加入的軍方威嚇。公子哥出身的他,既生氣又挫折,決定不幹了,辭掉內閣總理大臣的位子。

接任的是樞密院議長平沼騏一郎。平沼是檢察官出身,是一名堅定的反共產黨、反猶太主義者,他最有名的兩件「豐功偉業」,就是炮製了「大逆事件」處死了左派異議份子幸德秋水等人,以及雷聲大雨點小的「帝人事件」,搞垮了齋藤實內閣。

這兩起事件一個塑造了他明星檢察官的形象,讓他得到長官垂愛。另外一件則攸關政治鬥爭,只是最後功敗垂成。平沼很不受負責推薦首相的西園寺公望垂愛,西園寺本身傾向自由派,對平沼這種投機的右翼分子非常不齒,是以平沼始終沒有得到降下的大命。但這一次近衛卸職,西園寺卻以年事已高為理由,表示沒有意見,平沼終於有機會組閣大顯身手一番。

平沼內閣一上台的施政主軸,就是解決中國問題。由於近衛下台並不是因為什麼政治問題,純粹是他自己不想幹了,因此平沼內閣的五個主要職務,外相、法相、陸相、海相、文相,都由近衛內閣留任,他自己也只是和近衛交換了樞密院議長的位子而已。

平沼騏一郎。(維基共享)

外交上,讓近衛內閣最後解散的日德義同盟問題,到了平沼手中,依然意見分歧。海相米內光政覺得不需要和歐洲變化莫測的政局瞎攪和;陸相板垣征四郎則和過去一樣,覺得跟著富國強兵戰力強的德軍準沒錯,平沼的閣議依然不一,多次召開「五相會議」,卻遲遲無法擬定方略,被民間績效「今天也五升,明天也五升(音同五相),成不了一斗的內閣」,讓平沼非常頭大。

平沼本身並不太喜歡英美,內閣當中也展開了親英美和反英美派之間的鬥爭,首當其衝的就是海相米內光政。當時日本境內因為日中戰爭遲遲未解,被認為是英國、美國對中國支持之故,於是有了反英美的氣氛,但英國畢竟是日本海軍的模仿對象,因此氣氛演變成海相米內光政、次官山本五十六和軍務局長井上成美的「反英三人組」和國內民族主義的對抗。

在內政上,平沼全面落實「國家總動員法」的空白授權,他最擅長的就是威權管治,因此在他任內,不只是遊樂場所全面提早關門,還規定學生要有髮禁,並且強勢管制電影,建立腳本事前審查制度,要求演員、導驗登記制度,以及干預新聞自由,強迫刊登政府要求的「正確訊息」。

但就在這時候,諾門罕戰爭爆發了。在滿州的關東軍因為國界問題,和蘇聯、附庸國蒙古的部隊開戰。戰爭由一開始僅僅是牧羊人的的國界糾紛,演變成日蘇兩國大規模的會戰。東京方面依然給出了不要擴大戰事的命令,問題是前線的正規軍關東軍好不容易有剿匪之外的戰爭可以打,當然要拚命立下功勳,才不會輸給那些徵集來的中國戰場雜牌軍。

問題是,蘇聯的火砲、戰車、飛機的威力都比日本更強。史達林為了威嚇日方,派出大量的部隊支援諾門罕,導致裝備相對落後的日軍死傷慘重。但由於日軍實在勇敢,經常肉身搏戰車,也讓蘇聯在作戰中遭受極大的損失,雙方在衝突八個月後,終於議和。

在滿州的關東軍因為國界問題,和蘇聯、附庸國蒙古的部隊爆發諾門罕站徵。戰爭由一開始僅僅是牧羊人的的國界糾紛,演變成日蘇兩國大規模的會戰。(維基共享)

日軍戰死8440人,有8864人受傷,蘇軍戰死7474人,15251人受傷。嚴格來講,日方也不算敗戰,但此戰日方毫無利益可言,甚至被看破手腳,完全顯示出日軍火砲、戰車裝備落後的弱點。

戰爭期間,發生了更奇怪的事情,那就是希特勒和史達林簽署了「德蘇互不侵犯」條約,這讓日本人大感衝擊,本來和德國攻守同盟,就是為了反共,現在德國跟蘇聯握握手,那麼誰要在西側戰場反共?日本人相當震撼。在國內,輿論和議會對於平沼內閣的非難接踵而至,平沼卻說:「歐洲的天地實在複雜怪奇」。這個矢志想要解決中國問題的內閣,沒有解決問題,卻因為沒有看到新問題而下台,也算是一件糗事。

希特勒和史達林簽署了「德蘇互不侵犯」條約,讓日本人大感衝擊。(維基共享)

接替平沼的是陸軍出身的阿部信行將軍,他出身金澤,綽號叫做「木炭內閣」。做事情非常努力,但不太會使用技巧。小說《官僚之夏》當中有一位認真努力的「木炭自動車」人物,典故便是出自阿部信行。

只是所有人聽到接任的是阿部,反應都是「阿部是誰?」阿部就是這樣的人。他是一位優秀的軍人,在軍隊當中也不參與政治,即使「皇道派」和「統制派」已經爭得你死我活,阿部也沒有參與。這樣的立場,得到陸軍的青睞,因此他擊敗了宇垣一成、荒木貞夫,甚至前首相林銑十郎等陸軍人物,成為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新總理。

接替平沼的是陸軍出身的阿部信行將軍(右),左為平沼騏一郎。(維基共享)

由於阿部是陸軍所推薦,因此在他的組閣過程中,天皇也一反常態,批示了「美英協調繼續、陸相由首相自選、內務和司法項要慎選」等意見,等於實際參與了組閣過程和政治。這種未曾有過的事,一方面顯露了天皇對軍方的不信任,一方面也顯示了阿部本人注定是跑龍套的角色。

阿部內閣還是無法解決海軍反對跟德國、義大利同盟的問題,海軍次官山本五十六雖然沒有接讓海相,還被外放去當聯合艦隊司令官,但接掌海相的吉田善吾立場和米內、山本一致,山本還宣稱「不管誰當海相,海軍的立場都一樣」。

外交解決不了,阿部還得面對國內經濟的難題。由於中國戰場陷入泥沼,軍需優先也影響了民眾的生活。此時,歐洲發生了德國侵略波蘭、捷克的戰爭,美國對越來越不合作的日本,貿易上也採取不友善的態度。國際局勢的變化,造成了物價騰貴,民怨四起。

政府又因為總動員法,要求民眾要把家裡的鐵器交出來製作大砲、武器,還規定了每個月的一號是「興亞奉公日」,日本國內確實開始有了戰爭的氣氛。原來以為會帶來的戰爭景氣,此時卻帶來了種種不便,也讓這個沒人氣內閣的支持度受到很大的影響。

最後,這個短命的不人氣內閣只組成了短短一百四十天,根本什麼都還沒開始做,就被逼著下台。當國會通過對內閣的不信任案時,阿部本來想要以解散國會來做最後掙扎。沒想到內閣中的海陸相,突然都冒出來要阿部辭職,阿部知道軍方不支持,就代表大勢已去,最終只得辭去首相職務,結束不到半年的短命內閣生涯。不過,組閣歷時這麼短,過幾年大家提起阿部信行的時候,反應應該還是,「阿部是誰」吧。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