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恐懼鳥》天生的殺手?兒童殺人與犯罪生物學(二)

Jeffrey兩歲開始不受控發脾氣,十歲沾上酗酒懷習慣,十一歲便因爆竊被捕,然後整個青春都在拘留所反覆來回,罪行分別有逃學、吸毒、偷車等等。二十歲便在拖車殺了自己童年好友,那名好友原本還想Jeffrey做自己兒子的養父,但兩人喝酒時不知何事吵架,驅使他下殺手。

恐懼鳥

對於一個孤兒來說,Jeffrey Landrigan算得上一名幸運兒。

他還未滿一歲便被不知名的生母丟到孤兒院,但很快便被一對中產夫婦收養。丈夫是個地質學家,太太是個家庭主婦。兩人受過良好教養,行為端正有禮,地區名聲極佳。他們還有一個親生女Shannon,縱使如此他們給予兩名小孩均等的愛,寵幸而不溺愛,關愛而不縱容。

據照社會犯罪學,美好環境長大下的Jeffrey Landrigan應跟隨他養父母的步伐,成為對社會有用、光明磊落的人。



然而有時候,犯罪傾向就像海龜返回出生地產卵,本能地追溯先祖的道路。

Jeffrey兩歲開始不受控發脾氣,十歲沾上酗酒懷習慣,十一歲便因爆竊被捕,然後整個青春都在拘留所反覆來回,罪行分別有逃學、吸毒、偷車等等。二十歲便在拖車殺了自己童年好友,那名好友原本還想Jeffrey做自己兒子的養父,但兩人喝酒時不知何事吵架,驅使他下殺手。

Jeffrey很快便被警察拘捕,法院以一級謀殺罪判處他二十年監押。出乎意料地,他竟然能在嚴密的監視下成功越獄,逃到別的州份。然而,Jeffrey始終未能逃離內心的監獄。逃獄後不久,他便用電線絞殺一名在當地認識不久的朋友,並把色情撲克牌撒在屍體上。

我經常有句掛在嘴邊︰「殺人不難,逃罪才難。」Jeffrey明顯有殺人的衝動,但沒有逃亡的智慧,警方循著地上的腳印,輕而易舉便把他拘捕。這一次,Jeffrey被法院判處死刑。

但Jeffrey的故事卻自死刑才真正開始。

話說Jeffrey直到第一次殺人前,都不知道自己是孤兒,所以不存在什麼"覺得自己是領養很疏離"這鬼話。

他在死刑房等待到刑期降臨時,難免與其他獄友分享自己的人生經歷。其中一個獄友聽過後,覺得與他在另一個監獄認識的獄友Darrell Hill很相似,無論是樣貌或經歷。於是Jeffrey一事興起便尋求方法,與這名遠在一方的囚犯聯絡。

經過DNA驗證,Darrell Hill就是Jeffrey的生父。

兩父子幾十年不曾見面,在美國不同州份過著自己的生活,然而他們的生路歷程卻如平行世界般相似,先是吸毒爆竊,然後殺人,之後再逃獄殺人,最後殊途同歸在死刑室等待處決。

更加驚人的是,Jeffrey Landrigan從生父書信中得知,他們只是龐大犯罪家族的其中兩環!Jeffrey的祖父是殺人不眨眼的銀行劫匪,在Darrell面前被警察槍殺。即使再對上祖先也是殺人越貨的江洋大盜。

所以對於某些人來說,犯罪真的是命中註定嗎?是否一旦投胎於犯罪家族,便遺傳了犯罪基因?

「犯罪傾向光譜」

Jeffrey Landrigan的個案仿佛說明了犯罪傾向是一組基因,而且還會順血緣遺傳,這聽起來有夠頹喪。

試想想你們雙親不幸地曾經犯罪,甚至是殺人虐打,現在對你說你註定踏上這些曾經在你童年留下陰影的道路,即使你極力逃避也躲不掉,這種近乎希臘神話悲劇式的設定是多麼教人絕望。

幸好Jeffrey的個案極為稀有,而且剔除後天因素,單純從犯罪生物學角度說,基因也只是其中一環。衡量一個人的犯罪傾向其實是極為複雜。

或者容許先我問大家一條問題︰什麼是犯罪?一個拋妻棄子的濫交作家沒有犯法,但是否就此"無罪"呢?一個遵從法律但助紂暴政的警察,那麼是否道德?一個普通行人衝紅燈,應否標籤他有犯罪人格?

歸根究底,法律、善惡與道德觀是人為、主觀而且隨時間而變,但設定我們的大自然根本無閒理會這些東西。

所謂的"犯罪"其實是一連串腦袋思維下的產物,當中較顯要的影響因子有同理心、長遠短期利益的取捨、抑制衝動的能力、對懲罰的恐懼,而它們又涉及腦部多個部份(eg杏仁體、海馬迴、前額葉)、激素、基因等等,它們相互交錯形成一個極為複雜的網狀結構,任何一個位差錯都會提高犯罪率。

就算我們單一討論精神病態(psychopath),最常引致犯罪的先天人格障礙,都非常繁複。因為引致精神病態是多個腦部份決定,不同位置不同程度的缺陷,產生的犯罪傾向都不一樣。部份情況是容許你有精神病態,但沒有犯罪傾向,例如以下的展釋︰

《病態人格檢測表(Psychopathy Chesklist)》用來測試精神病態者,一共有二十題問題,總分為四十分(不同意=0,部份同意=1,同意=2)。大部份人得分為2,精神病態者標準分為27。該檢測表同時間展示了精神病態者二十個特徵︰

1)花言巧語/表面的魅力 ;2)自以為是;3)病態說謊;4)詐騙/愛操控人;5)無法有內疚感 ;6)情感膚淺
;7)冷酷無情/沒有同理心 ;8)無法為自己所做負責任;9)容易無聊/需要強力刺激;10)寄生式生活;11)沒有長遠目標;12)衝動;13)不負責任;14)缺乏行為控制力;15)早年行為問題;16)少年犯罪;17)性濫交 ;18)多段短期的婚姻關係;19)被撤銷假釋/有條件釋放;20)作惡多端

假設一個人得分超過27分,他委大機會是精神病態者,但是否表示他一定是罪犯呢?其實不一定。

如果他在"衝動"與"缺乏行為控制力"得分較低,表示他懂得算計,行為較自律,有長遠目標。根據統計,他很大機會是一名成功的商人、政客、創作人,憑著狡猾無情的特質己可在社會大放異彩,就像《紙牌屋》的弗蘭克·安德伍德。

然而自控能力低的精神病態,確實很多早己是監獄的常客。

這還只是討論精神病態,還有多種可能性較低但同樣有機會引致犯罪的人格障礙,例如戲劇形人格、邊緣人格,以及各種後天因素都未在計算範圍內。

簡單一句,就算不幸地上帝派了張”犯罪牌”給你/你孩子,其實與成為罪犯沒有必然的等號。而且亦有充足證據顯示,就算一個孩子有先天精神病態,只要愈早接受行為治療,再加上家庭的看護,讓他明白"自我克制"與"規矩法律"的重要性,那麼長大後情況一般都良好。

但最大問題是,我們不願意承認。

我們不願意承認有人誕下來便比較暴力、比較自我、比較狡猾、比較冷酷、比較難控制情緒,盲目用"白紙論"來看待他們,錯過了診斷他們的時機,亦無法制定一套對症下藥的教育方法,直到出事才恍然大悟。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犯罪鳥歌 天生的殺手?兒童殺人與犯罪生物學(二)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