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無以酩狀》《狂琴難了》關於那個有夠憂鬱的星期天

《狂琴難了》以三男一女的情愛糾葛為主軸,穿插時代支線和富有傳奇色彩的自殺名曲,伏筆與線索的尾首一貫讓電影更覺動容;天道輪迴自在冥冥之中。最後的報應多少掃除了些許哀鬱;星期天過去,週一就該好好工作生活。

縮梭

1933年,匈牙利猶太作曲家萊索.塞萊什(Rezső Seress)創作出《憂鬱的星期天(Gloomy Sunday)》,據說其哀戚旋律讓聆聽者感到厭世;隨著百來起自殺案件接續都與該曲有所牽連,自殺名曲一稱於是不脛而走。萊索的未婚妻在服毒自盡時,甚至還留下一張寫著「憂鬱的星期天」紙條;曾經在二次大戰期間短暫被送進集中營的萊索最後也選擇以跳樓結束一生。

據說萊索.塞萊什是在某個下雨的週日寫出這首自殺名曲《Gloomy Sunday》。(圖:mysteriousfacts.com)

《狂琴難了(Gloomy Sunday)》便是以此曲為發想的電影。布達佩斯著名餐廳的老闆拉西樓與女助理伊洛娜彼此相愛,在甫聘的駐店鋼琴師安德拉許出現後吹皺一池春水。拉西樓對伊洛娜的愛慕者都能寬厚以待(或者是相當有自信還是覺得感情生變的話反正也勉強不來?),伊洛娜雖然同時掌握兩個男人但是分別都很專情守貞,寫出《憂鬱的星期天》一曲的安德拉許抑鬱佔有慾旺盛;撇開三個人如何糾結試圖取得微妙平衡的部份不論,編劇以二次大戰納粹入侵匈牙利的時空背景,用德國人魏克對伊洛娜的貪慕將這部情愛電影的格局放大。

《狂琴難了》裡兩個男人共享一個女人的愛。(圖:太古國際多媒體)

求愛遭拒跳河尋死的魏克被拉西樓救起,回到德國後成為派駐布達佩斯的納粹軍官;拉西樓卻因猶太身份而生活於脅迫恐懼中。在一次被納粹軍官打傷,讓安德拉許攙扶回到寓所時,躺在沙發上的拉西樓打趣地說:「抹點藥會好快一點」,然後眼睛望向桌上擺的匈牙利著名藥酒烏尼古(Unicum)」,要安德拉許幫忙遞過來喝。

拉西樓喝「烏尼古(Unicum)」療傷。(圖:太古國際多媒體)

烏尼古酒起源於1790年,由御醫茨瓦克(Zwack)進獻給當時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洛林王朝的皇帝約瑟夫二世;二世品嚐過後驚呼:「 Das ist ein Unicum(這真是舉世無雙)! 」,烏尼古一名因此而來。能餐前開胃,餐後助消化的烏尼古酒,1840年由喬瑟夫.茨瓦克(József Zwack)設立公司販售,1883年,匈牙利作曲暨鋼琴家李斯特(Liszt Ferenc)創作出「夜曲:沉睡,思考和回答(Nocturne S.203:Sleepless, Question and Answer)」,也是其女婿:德國種族主義及反猶份子的作曲家華格納(Wilhelm Richard Wagner)去世的那年,身為猶太家族的茨瓦克註冊墨綠圓瓶與紅十字標誌(1922年改為紅底金色十字),1892年擴張酒廠移建至現址,規模日漸龐大。

號稱匈牙利國酒的Unicum。(圖:cocktailenthusiast.com)

1909年,由維克多.帕赫(Viktor Pachl)設計的《溺水男與烏尼古(Drowning or Water Man)》宣傳海報成為匈牙利的經典;之後因為美國禁酒令(Prohibition,1920﹣1933年)影響外銷市場。二戰爆發後,匈牙利反猶聲浪開始出現,境內猶太人外出必須配戴黃色大衛星用以識別,1941年之後,更有許多匈牙利猶太人被押送至波蘭奧斯威辛集中營處決。期間,瑞典駐布達佩斯外交官拉奧爾.華倫堡(Raoul Wallenberg,最後卻被抓到蘇聯監禁不得善終,享年僅34歲)簽發大量保護護照茲證明持有者為瑞典國民,同時租下多處建築掛上瑞典國旗供匈牙利猶太人避難;茨瓦克家也因而得以倖免。1944年德國正式佔領布達佩斯,茨瓦克酒廠在遭受三顆炸彈摧殘又逢德軍放火焚燬,事業終至停擺。

1909年由Viktor Pachl設計的Drowning or Water Man及其它宣傳海報。(圖:cocktailenthusiast.com)

大戰結束,匈牙利政經依舊動盪,共產黨勢力日盛;雖然茨瓦克酒廠於1948年重建,卻被無償收歸國有,茨瓦克一家帶著烏尼古不傳秘方潛逃至義大利再偷渡到美國。1958年時,在美國另起爐灶製作烏尼古酒的茨瓦克家族與祖國匈牙利外銷的偽.烏尼古酒訴訟品牌官司,最後獲得勝訴。因為返回歐陸再次大受歡迎,茨瓦克家族於1970年在義大利開設公司;1988年匈牙利共產政權崩解,匈牙利第三共和國成立,茨瓦克與德國酒商埃米爾.安德堡(Emil Underberg)重新取得布達佩斯的烏尼古酒廠經營權。

以白蘭地為基底,浸漬40餘種草本香料後進行蒸餾,接著存放於木桶中六個月陳年再分瓶販售。酒精濃度為40﹪的烏尼古酒,苦中帶著各式草本甘味,被匈牙利人視為國酒,布達佩斯市內更設有茨瓦克烏尼古博物館供遊客導覽。除了烏尼古(Unicum),茨瓦克公司另外推出較為甜膩的茨瓦克(Zwack)外銷美國市場,還有搶攻年輕世代的蜜李口味(Plum)。

Unicum的製程:浸漬、蒸餾、陳年、裝瓶。(圖:Unicum官網)

《狂琴難了》以三男一女的情愛糾葛為主軸,穿插時代支線和富有傳奇色彩的自殺名曲,伏筆與線索的尾首一貫讓電影更覺動容;天道輪迴自在冥冥之中。最後的報應多少掃除了些許哀鬱;星期天過去,週一就該好好工作生活。

「一掃陰霾(Gloom Chaser)」這杯調酒是由巴黎香榭大道上Ermitage酒吧調酒師查理(Charlie)所創,最早記載於1927年在越南胡志明市Continental Palace飯店附設鸚鵡酒吧(Perroquet Bar)工作的法國人尚里波尤(Jean Lupoiu)編撰《370杯雞尾酒(370 Recettes de Coktails)》之中。各六分之一的紅石榴糖漿(Grenadine)、柑橘酒(Curaçao)、柑曼怡香橙干邑酒(Grand Marnier)、檸檬汁,加上三分之一的百加得蘭姆酒(Bacardi Rum)搖製,口感微酸偏甜。巴黎「New York Bar」的哈利.麥克艾爾馮(Harry MacElhone)在1927年《Barflies and Cocktails》和1930年再版《ABC of Mixing Cocktails》兩本書提及的「一掃陰霾」酒譜與出處也是與尚里波尤相同。倒是1930年薩伏伊酒店(Savoy Hotel)調酒師哈利.克拉多克(Harry Craddock)的《Savoy Cocktail Book》所記載「一掃陰霾」配方少掉了蘭姆酒;有人認為應該是克拉多克當初漏記了蘭姆酒。

1927年的尚里波尤與1948的尚里波尤。(圖:vintagecocktailbooks)

將柑曼怡香橙干邑酒取代為同樣是以白蘭地為底且酒精濃度相同的烏尼古酒,並調整比例為:各二分之一的柑橘酒、鳥尼古酒、檸檬汁,三分之一的紅石榴糖漿,一又二分之一的蘭姆酒。是淡然的苦澀流過喉間,化韻為梅子蜜餞的酸甜;《狂琴難了》版的「一掃陰霾」更多了股欲語還休的惆悵。可惜烏尼古酒在臺灣酒吧並不常見,想一嚐擁有兩百多年歴史無雙的滋味只能碰碰運氣。

使用Unicum調製的《狂琴難了》版「Gloom Chaser」。(圖:作者提供)

最後,一起來欣賞莎拉布萊曼版的Gloomy Sunday

一杯清水會因為滴入一滴汙水而變得汙濁,一杯汙水卻不會因為一滴清水而變得清澈」﹣猶太諺語

(自由評論網提醒您,未成年請勿飲酒,酒後請勿開車,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