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新聞線上》公投不能當作政治報復

蔡總統率領全黨黨公職下鄉宣講,各部會首長在電視意見發表會上和提案人各陳己見,這正是直接民主的體現。(資料照)

記者陳杉榮

「重啟核四」、「反萊豬」、「公投綁大選」、「珍愛藻礁」等四項公投的論辯,透過朝野兩大黨的宣講,正逐漸深入基層,但同時也反映出一種弔詭的現象。公投不應該是「政黨對決」,卻也因政黨對決而深化政策的理性思辨,踐行公民投票的程序正義,形成台灣特有的民主模式,對照於獨裁國家,尤其彌足珍貴。

這次公投和二○一八年的公投併大選,有許多不同。當年「反空污」、「反燃煤發電」、「反日本核食」、「東奧正名」等十項公投合併大選舉行,民進黨政府幾乎棄守,社會上完全沒有辯論的氛圍,而且一次十項公投,選民根本來不及消化,甚至到投票前都還搞不清楚公投的題目。當選民陷入選舉的激情對抗當中,公投自然成了選舉的「附隨組織」,其投票結果必然隨著公職選舉結果呈現。

民進黨這次面對公投起而接戰,把政策攤在陽光底下和選民對話,這是民主的進步,也是最大的不同。二○一七年立法院修正公投法,民進黨結合「進步力量」拿掉「鳥籠公投」,大開公投之門,卻不敢正面迎戰,等於向提案人無條件投降,不僅平白浪費了政策辯論的機會,也導致日後施政綁手綁腳。現在看到蔡總統率領全黨黨公職下鄉宣講,各部會首長在電視意見發表會上和提案人各陳己見,這正是直接民主的體現。

公民投票和公職選舉是不一樣的民主參與。公投是人民對政策直接表達意見,可以改變法律和調整政策,以補代議政治之不足。選舉則是政黨政治的精髓,透過一人一票的方式,定期改選公職做責任監督。也因此,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所謂四項公投是對民進黨政府的不信任投票,是對蘇貞昌倒閣的投票,「讓民進黨下台」的論調,不堪一擊,實屬荒謬。

選舉是民主制度底下教訓執政黨最佳的利器,公投不是。朱立倫把公投當作不信任投票和倒閣,難怪蘇貞昌反擊「國民黨是來亂的」。透過辯論,四項公投的內涵不難理解,這回沒有合併大選,沒有選舉激情,選民應當可以理性的投票,決定國家的政策。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