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琪琳
近日,《自由開講》刊登了兩篇文章,探討市地重劃與區段徵收的差異及功能。分別為桃園市地政士公會理事長王春木的〈市地重劃好,還是區段徵收好?〉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榮退教授林健正的〈市地重劃 vs.區段徵收:孰優孰劣?〉。
這些專業分析讓都市計畫術語更貼近日常,也凸顯優化居住環境的公共政策核心理念。作為自辦市地重劃的當事人,我欣見市地重劃受到正面討論,也希望藉此分享經驗,呼籲社會正視政策推行過程中面臨的挑戰。
欣見市地重劃受到正面討論。圖為面積約9.3公頃的嘉市建國二村、復興新村市地重劃區,整體計畫預計於5月完成。(嘉義市府提供)
歷史沉痾下的土地困境
台灣土地開發歷史不長,因早期缺乏系統規劃,導致土地零散、效益低,甚至因產權複雜而閒置。我家族的土地被列為都市計畫內的學校預定地,長達40年未能徵收或有效利用。為解決困境,多數地主選擇自辦市地重劃,希望透過土地重整,將雜亂地塊轉變為規劃完善的宜居新市鎮。然而,這一理性方案卻屢屢因單一釘子戶阻撓而受挫。一些學者片面主張廢除市地重劃與區段徵收,忽視台灣的歷史背景與現實需求,令人遺憾。
釘子戶與虛偽口號的阻撓
市地重劃的核心是公共利益,旨在提升土地效益與改善生活品質。圖為台南喜樹灣裡市地重劃工程,預計5月完工,區內道路將提早於春節開放通行。(南市府地政局提供)
市地重劃的核心是公共利益,旨在提升土地效益與改善生活品質。然而,推動過程中,少數釘子戶與政治學者惡意扭曲政策,假借「土地正義」之名滿足私利,甚至漫天要價。他們動員外地抗議者煽動對立,忽視當地居民需求,嚴重拖延進度,損害多數地主的合法權益,也讓重劃改善地用的初衷蒙塵。
政府的消極作為
令人憤慨的是,政府在重劃過程中態度消極。雖有法律基礎支持公權力行使,政府卻常以「中立」為由袖手旁觀,對惡意阻撓者毫無作為,只要求重劃會多溝通、多妥協。結果,案件進入冗長訴訟程序,延誤進度,挫敗政策目標,讓人民對政府執行力深感失望。
專業建議與政策呼籲
我非都市計畫或地政專業人士,但誠邀王理事長與林教授提出應對釘子戶的建議。同時,期盼地方首長展現決心,運用現有法規賦予的公權力,解決公共設施保留地開發困境。
市地重劃是推動都市更新的重要政策,關乎土地合理利用,也影響人民生活品質。政府應積極宣導與推廣,讓社會理性認識其價值。同時,對釘子戶與惡意破壞者應明確執法,杜絕不當行為。唯有如此,才能實現土地利用的公平與高效,為更多家庭打造宜居生活的未來。
(作者為業餘農民)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