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曉峰
新年的鐘聲響起,卻未能帶來熱鬧的慶祝場景,在中國,多地取消跨年活動的消息令無數期待跨年的民眾失望,而取消的背後不僅是經濟壓力與疫情餘波,更揭露了社會治理與民意衝突等嚴重問題。
數千市民聚集在中國上海外灘,等待倒數跨年,當最後一秒喊完,「什麼都沒有發生」。(圖擷取自「李老師不是你老師」X帳號)
倒數後的沉默:跨年期待變空洞
上海外灘,這個曾以跨年煙火聞名的地標,成為今年失望的焦點。數千市民聚集等待倒數,當最後一秒喊完,「什麼都沒有發生」。沒有煙火,沒有表演,只有冷清的河岸與無處安放的期待。一位市民質疑:「是不是連上海這樣的大城市都沒錢辦活動了?」這樣的聲音不僅反映經濟壓力,也折射出民眾對現實的不滿。
類似情況在北京、南京、鄭州、哈爾濱等多地上演。民眾滿懷期待,卻在空曠的廣場和商圈中被迫接受一場「冷清的跨年」。部分失望的群眾情緒失控,甚至當場破口大罵。一場歡樂的倒數,變成無奈與憤怒的出口。
嚴控之下的抗爭:煙火成「違法」標籤
在多地取消官方活動的同時,私自燃放煙火的行為也成為警方重點打擊的對象。網友分享的影片顯示,不少民眾在偏僻的巷弄或自家院內偷偷燃放煙火,與警方玩起了「貓抓老鼠」的遊戲。一些人甚至在煙火還未燃盡時,便被警察按倒在地。更有甚者,連小孩口袋裡的鞭炮也成了執法目標。
廣東東莞一景區臨時取消跨年煙火秀,憤怒的群眾衝進售票中心破壞設施,高唱國歌以表抗議,警方獲報到場維安。(圖擷取自「中國禁聞」X帳號)
這種強硬的治理方式引發民眾不滿,也直接導致暴力「維權」事件的出現。在廣東東莞,一景區臨時取消煙火秀,憤怒的群眾衝進售票中心破壞設施,高唱國歌以表抗議。這些場景不禁讓人思考:面對日益壓抑的社會環境,民眾的情緒出口還有多少?
治理背後的深層問題
跨年活動的收緊並非始於今年。自2014年上海外灘踩踏事件造成36死49傷後,中國政府對跨年活動的管控日趨嚴格,加之疫情期間的全面停辦,這些政策的延續似乎成為「新常態」。但經濟壓力、民生問題和安全考量是否足以成為取消慶祝的理由?這一切值得深思。
今年北京顯得特立獨行,在首鋼園、王府井等地舉辦多場跨年活動,吸引大量民眾參與。然而,與其他城市的冷清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北京高規格的安保措施。隨處可見的警車和巡邏警察,讓整個城市在熱鬧之中多了一層緊張感。
北京首鋼園的跨年活動,吸引大量民眾參與。(歐新社)
新年的陰影,未解的矛盾
倒數完,啥都沒有,不只是一次跨年夜的遺憾,更是當下中國社會矛盾的縮影。官方在安全與秩序間的考量,與民眾對歡樂與自由的渴望產生巨大落差。當暴力「維權」成為唯一的情緒出口,這個新年,或許已經注定充滿陰霾。
新的一年剛開始,卻以失望和抗議作為序曲。或許,是時候思考如何在安全與民意間找到平衡,讓新年的鐘聲能真正為人們帶來希望與歡笑,而非一片沉默與無助。
(作者為作文家)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