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頭:中央電影公司第一大廈落成及新世界大戲院重建開幕典禮
案名:音樂舞蹈
檔號:0056/0093/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蔡志雄/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企劃組專門委員
二戰之後,日人留下的十餘家戲院,先由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接收;1947年,該委員會撤銷後,包括大世界、新世界、大光明、及臺灣等戲院移交臺灣省黨部接管,成立「臺灣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臺影」),負責放映與排片業務(圖1)。
圖1 日產電影院准撥交黨營並分飭各縣市政府協助
案名:各日產電影院移轉黨營
檔號:0036/266.1/2
來源機關: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電影亦是政治宣傳與教育的工具,臺灣省政府為管理戲院,在1948年公布《臺灣省電影戲劇事業管理規則》,查驗影片放映內容,避免播放妨害風化或違反禁令,並規定各省縣市電影主管機關須查驗影片,再核發准演執照。電影院及戲院的治安與衛生設備等,則由警察局直接指揮管理(圖2)。
圖2 制定臺灣省電影戲劇事業管理規則
案名:戲劇管理規則劇團登記
檔號:0036/368-8/1
來源機關:臺中市政府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為強化政府形象與政策宣導,政府推動「電化教育」,除了符應反共宣導,農村復興亦是重點,於1946年創立農業教育電影公司(以下簡稱「農教」),以寓教於樂方式來推動農業教育。
農教為當時臺灣電影製片的主要機構,但拍片成本高昂,又受限於反共影片製作題材及收視市場,一直處於虧損(圖3)。相對而言,臺影擁有的多家影院則有盈餘(圖4)。為改善當時電影製作資金困境,1954 年決定展開臺影與農教合併案,先設置籌備委員會,依委員會主委蔣經國意見,成立「新中國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圖5),後來經過討論後,正式定名為「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影)。合併後,中影擁有製片與戲院,戲院盈餘可以移作拍片資金,得以拍攝更多影片。12月,中影第一部劇情片《梅崗春回》開拍,述說村民集結對抗中共保衛梅崗的故事,是一部暗喻反共的影片。
圖3 黨營各事業42年度決算損益總表
案名:43年總裁批簽
檔號:0043/總裁批簽/001/0003
來源機關:社團法人中國國民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4 黨營各事業43年度預算總表暨審核表
案名:43年總裁批簽
檔號:0043/總裁批簽/001/0001
來源機關:社團法人中國國民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5 臺灣電影公司與農業教育電影公司合併案
案名:43年總裁批簽
檔號:0043/總裁批簽/001/0004
來源機關:社團法人中國國民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1950-60年代,為宣傳反攻復國思想,政府部門製作各式宣傳刊物、文藝活動與影視媒體節目,深入各鄉鎮,全面宣導反共抗俄目標。為有效管制媒體內容製作與輸出規範,政府當局先後公布「電影檢查法」及其施行細則、「電影檢查標準」、「戡亂時期國產電影處理辦法」等法令,無論是國內外電影皆需經過主管機關檢查,領有准映執照後才能映演。例如,依照1951年「電影片檢查標準」(圖6),違反標準者須修改、刪剪或禁演。在電影檢查標準上,嚴格管制任何有危及政令、社會風俗與國家形象等內容。
圖6 電影片檢查標準修正本
案名:電影檢查法
檔號:0040/2082602/0002
來源機關:總統府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1953年,蔣中正總統發表《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乃國家文藝發展的指導依據,明確規範電影與廣播等電化教育的管制與推動。隨即策動「文化清潔運動」與「戰鬥文藝」,深入基層群眾,達到教化目的。各種文藝形式與內容製作都要配合「反共」大業,電影檢查工作也要配合國家意識形態。例如,1953年加強電化教育計畫所列,徵求有關反攻抗俄之劇本,同時須強化農工教育影片(圖7)。事實上,因反共背景與黨營機構性質,中影在精神動員與文化宣傳工作長期扮演重要角色。1966年,中影直營的臺中戲院舉行開幕典禮,當天放映《還我河山》,該片由李嘉、李行、白景瑞合作,在臺中清泉崗拍攝,動用上千演員、戰車及馬匹,陣容龐大,呈現收復山河景況,符合政策宣導取向(圖8)。
圖7 42年度加強電化教育計劃綱要草案及第2期社會改造運動教育影片攝製及發行計劃
案名:42年總裁批簽
檔號:0042/總裁批簽/001/0002/42-0107
來源機關:社團法人中國國民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8 《還我河山》在臺中清泉崗拍攝戰國時期燕國攻打齊國即墨城的片段
案名:音樂舞蹈
檔號:0056/0093/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中影製片取向因應時代環境所趨,卻也在幾個關鍵時期,開創新製片風格與用才策略,影響國內電影事業的發展。1963年,中影調整經營路線,以「健康寫實路線」為製片方針,呈現人性健康光明面。從農村、漁村到都市生活等底層人民與場景描繪,緊扣社會各層面發展。例如,1964年李嘉、李行執導首部彩色電影《蚵女》,以沿海牡蠣養殖漁村為背景,描繪蚵女養家的辛酸人生。《蚵女》上映後獲得廣大的迴響,拿下第11屆亞洲影展最佳影片獎。中影接續拍攝《養鴨人家》(圖9),父女相依為命的故事十分賣座,又榮獲亞洲影展及金馬獎殊榮。1965年,第21屆聯合國亞洲暨遠東經濟委員會在紐西蘭舉行,我國代表團攜帶《養鴨人家》放映,廣受好評(圖10)。中影開創健康寫實路線,一掃過去的反共氣息,反映社會現實,開創電影新風格。1970年代,國際情勢劇變,我國退出聯合國。1972年,遭逢與日本斷交的困境,中影配合政策推出《英烈千秋》(1974)、《吾土吾民》(1975)、《戰地英豪》(1975)、《梅花》(1976)、《八百壯士》(1976)、《筧橋英烈傳》(1977)、《望春風》(1978)等抗戰成功的題材,消泯外交受挫感,彰顯愛國精神。
圖9 《養鴨人家》拍攝內景一隅
案名:音樂舞蹈
檔號:0056/0093/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0 《養鴨人家》影片於紐西蘭放映
案名:第21屆亞經會
檔號:0053/635.21/221
來源機關:外交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1980年代,港片受到國內市場青睞,中影面臨經營壓力,為突破既有影片類型與製作格局,推動新製片政策,重用新銳導演,嘗試改編文藝作品。除聘請吳念真與小野進入製作部,起用年輕導演陶德辰、楊德昌、柯一正、張毅,各自拍攝一段影片,進而組合成一部四段式的《光陰的故事》(1982),這部以低成本製作且頗具實驗性的小品,獲得市場肯定,掀起新電影創作浪潮,這是中影經營策略的改變,也迎合當時社會氛圍,受到鄉土運動影響,將關懷視角轉向民眾生活議題。這一股新電影運動的興起,對鄉土關懷並非只是形式上的寫實描繪,更有意識地省思孕育自我成長的生活環境。例如,侯孝賢、曾壯祥、萬仁執導,取材自黃春明作品的《兒子的大玩偶》,改編成三段式影片,以底層人民的聲音為主調,勾勒出國內的社會問題(圖11)。
圖11 翻拍《兒子的大玩偶》電影參展劇照
案名:金鐘獎、外交、劇照翻拍
檔號:0067/0035/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中影從起初的政策宣傳工具,後來發展「健康寫實主義」、「臺灣新電影」等不同風格,更進一步開闢新視野,推出深獲國際好評的《囍宴》(圖12)、《飲食男女》、《小畢的故事》影片。2005年中影走向民營化,2009年改為「中影股份有限公司」,陸續推動《戀戀風塵》、《徵婚啟事》、《熱帶魚》等經典電影修復計畫。2011年,投資《皮克青春》、《翻滾吧!阿信》,以及史詩鉅片《賽德克∙巴萊》。2016年,侯孝賢執導的《刺客聶隱娘》,獲得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殊榮。中影成立迄今已七十載,屢創佳績,為我國電影發展注入活力。國家檔案典藏臺灣電影事業輔導發展、管理政策與國際影片推廣等紀錄,歡迎利用國家檔案資訊網探索臺灣電影多元發展。
圖12 導演李安記者會致詞,談述《囍宴》勇奪柏林影展金熊獎
案名:金鐘獎、外交、劇照翻拍
檔號:0067/0035/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本文經授權轉自國家檔案局【檔案瑰寶】中央電影事業公司與臺灣電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