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臨冬
美國《華盛頓郵報》最近報導指出,台灣今年服兵役的人數不足,義務役士兵無法接受操作無人機和刺針飛彈等新式武器的訓練,並批評台灣在加強訓練方面進度緩慢。這一報導引發了廣泛關注和討論。然而,這樣的評價是否全面反映了台灣國防訓練的真實情況?
美國《華盛頓郵報》最近報導指出,台灣今年服兵役的人數不足,義務役士兵無法接受操作無人機和刺針飛彈等新式武器的訓練,並批評台灣在加強訓練方面進度緩慢。圖為刺針飛彈示意圖,人物與本文無關。(資料照/金防部提供)
新興武器訓練的實際進展
針對《華盛頓郵報》的報導,國防部迅速作出回應,強調役男在分發至部隊後,將根據作戰需求和軍事專長執行各項訓練。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表示,新興武器裝備會依據籌獲期程和操作專業需求,適時納入相關課程進行訓練,並可能由兵科訓練指揮部來實施。
全球防衛雜誌採訪主任陳國銘進一步指出,無人機和刺針飛彈的操作訓練需要時間和磨合,這與以往陸軍的建軍思維完全不同。無人機的運用、偵搜及讓一般士兵掌握這些技術,都是重大挑戰,需要逐步克服。部分專家認為,無人機操作訓練可能涉及民航局的管制,呼籲軍方與相關部門加強溝通,放寬限制以強化操作訓練。
漢光演習:實兵不實彈的策略
今年的漢光演習中,本島部隊採取了「實兵不實彈」的模式進行。這種方式在不使用實彈的情況下進行戰術演練,旨在降低實彈演習的風險和成本,但同時也能有效檢驗部隊的反應能力和戰術配合。
漢光演習結束後,陸軍安排了7日、8日在北部和中部進行實彈射擊訓練。新竹新豐坑子口靶場和中部大甲溪沿岸都將進行重砲射擊,展示國軍的戰力。陸軍司令部政戰主任史順文表示,這次的實彈射擊主要是使用155公厘口徑以上的重型火砲,目的是檢驗火砲的機械性能以及官兵的訓練成效。
共軍威脅的持續存在
在台灣加強自身軍事訓練的同時,共軍的活動依然頻繁。國防部報告指出,在過去的24小時內,共偵獲9架次共機和9艘次共艦在台海周邊活動,其中6架次共機越過海峽中線並進入台灣東部空域。這些行為不僅對台灣構成直接威脅,也需要國軍保持高度警戒和應對能力。
國軍的嚴密監控和應處措施,顯示出其面對共軍挑釁的準備和決心。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升役男的訓練質量和擁有操作新興武器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結語:強化國防的必要性
綜上所述,《華盛頓郵報》的報導可能過於片面,未能全面反映台灣在國防訓練上的實際進展。漢光演習和隨後的實彈射擊展示了台灣國軍的戰力和訓練成果。面對共軍持續的威脅,台灣必須加強國防訓練,確保每一位役男都能熟練掌握現代化的武器裝備。唯有如此,才能有效應對來自外部的威脅,保障台灣的安全與穩定。
(作者為軍事研究人員)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