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 談唐治平事件:以「熱心出手協助」取代「冷血落井下石」

◎張天泰

近期, 45歲演員唐治平母親過世後,他情神狀態不穩兩度認屍強調「確定不是媽媽」,但媒體卻聚焦在唐傳酗酒、吃霸王餐及拖欠房租等負向標籤,狂做「不勝唏噓型新聞」,筆者認為實在不宜!

唐的精神狀況持續不穩定,包含其6月19日深夜現身電視台大門口,然後直接下跪一邊大喊「我已經說了800次,那具女屍不是我媽!」,也希望電視台「能給我一個工作的機會」。已有醫師談及唐治平目前的可能狀況,從臨床經驗研判,可能是解離性失憶症。

所幸,患難見真情,演藝工會理事長曹雨婷決定出手相助,並說了「他(唐)雖不是工會會員,但始終是演藝圈的事,他這麽辛苦的生活。」筆者一直在反覆思考此事件,第一點媒體新聞為「第四權」,在自由民主社會中肩負著監督政府施政、防止政府濫用權力的重要任務,同時亦具有監視環境、偵察問題,提醒社會大眾注意的守望社會功能,如果確定唐故意不孝不認其母之事實,台灣媒體可做新聞批判評論,但在檢警未完全確認,未周全考量唐精神狀況,便搶做「可憐母恐孤獨火化」,更直白一點,是要做唐落魄淪落街頭,精神失常的負向新聞,這樣是否有新聞專業和新聞道德?

唐治平曾是國內戲劇圈一線小生。(資料照)

第二點為唐事件,觀察發現有社會部分人士,是抱持著圍觀看戲的心態,筆者認為應以「熱心出手協助」取代「冷血落井下石」,而部分仍活躍在演藝圈的大明星們,若能適時地展現台灣演藝圈的團結互助,建立台灣社會正能量風氣,拉同為演藝圈的唐治平一把,為台灣社會做出示範教育的正能量行動,何樂不為!

(作者為政治工作者、教育博士)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