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台灣能源政策何去何從

◎ 陳雪梨

台灣也許不缺電,但肯定缺「綠電」 。

經濟部長郭智輝上任尚未「滿月」,經濟部的能源政策就受到來自擁核、反核人士及反對在基隆外木山建第四天然氣接收站的環團批評,外電又表示擔心台灣將來缺電,影響半導體及AI的產業。台灣的「矽盾」及出口產業需要大量的綠電,立法院裡炮聲隆隆,一方面不希望看到良田、美景被鋪滿太陽能板,另一方面則抱怨產業所需綠電不知要從何而來。

執政團隊的能源政策如何才能滿足各方面的需求?以目前的狀況來看,他們必然會一直面對質疑,承受壓力。解方何在?會不會就是我們腳下的地熱?

核電對多地震多斷層的台灣始終不是選項。圖為核一廠室外乾式貯存場。(資料照)

核電對多地震多斷層的台灣始終不是選項,天然氣發電則既排碳又需仰賴進口,LNG接收站更是龐然大物需要填海造陸、破壞天然海岸及海洋生態,協和四接則位於既是商港也是軍港的基隆港港嘴處,幾個LNG大儲槽幾乎就是攻擊方最好的標的,對國安及居民安全形成莫大威脅。另一方面,大屯山、北海岸至東北海岸、蘭陽平原,剛好是富含地熱的地區,饋線又是既有現成,適合建設多個地熱電廠,分散式的發電方式,對提高電網韌性也是大有好處。

可能過去大家對地熱發電沒有信心,看到的是鑽井費用高且無把握能鑽到水量足夠的熱水儲集層,覺得地熱就是風險高、發電量小的選項。

大屯山、北海岸至東北海岸、蘭陽平原,剛好是富含地熱的地區,饋線又是既有現成,適合建設多個地熱電廠。圖為宜蘭清水地熱發電廠。(資料照)

美國近幾年發展出所謂的「地熱處處有」GeothermalAnywhere 技術,以油氣產業對地質的了解及鑽井能力為基礎,可以不需要仰賴儲集層(“reservoir-independent") ,只要地溫梯度夠,鑽到一定深度,就可以發電。他們使用先進的鑽機,目前最高紀錄是一天可以鑽1000公尺,鑽井成本已經下降到原先美國能源部預計2035年才能做到的美金45/MW(台幣1350/百萬瓦),這些鑽機具備“隨鑽隨測”(Measurewhile Drilling - "MWD") 及鑽定向井(斜鑽)能力,一面鑽,一面用大數據、AI作分析,隨時調整作業方式,避免井噴、卡鑽、地震等風險。當然,要使用先進技術,降低成本,必須是規模化的開發,才有可能做到。

在北北基宜地區,單單台電的土地就有核一、核二、協和、深澳、台金、核四,排碳大戶的中油、台泥、亞泥、幸福水泥、台塑在這所謂「北東」地區擁有的土地更是不計其數,這些地方的地溫梯度均在每公里30度以上,都可以用上述的技術進行地熱開發。而這個地區的饋線起碼有6GW以上處於閒置狀態,可以說是萬事具備,只欠東風,東風就是執政團隊的政策與決心。

美國能源部今年已修正他們對於地熱在2050年發電的目標,認為可以達到10-30%的佔比。而且這不是空話,自去年第四季以來,美國猶他州及加州就成立了400MW及900MW兩個地熱案場,相當於一個核電廠的發電量,預計在2028年前就可以併網發電,這樣不到5年的時間,開發速度遠遠快過核電和天然氣發電廠所需的時間。今年二月份在台北舉辦的台灣國際地熱論壇(TIGC),參加人數超過750位,國外廠商來了60多位,他們花費不菲自費前來,就是看好台灣的地熱產業。據知,TIGC過後,國際團隊已在醞釀到台灣進行1GW以上的地熱開發。

我們在此呼籲經濟部、台電、中油正視這個事實,不要再受限於舊式的電廠開發思維,也不要忽視國際上RE100使用綠電的硬需求,滿腦袋以為只有不屬於綠電的天然氣、核電可以滿足台灣的用電。執政團隊應該要拿出魄力、積極作為,該修的法規就趕緊修,可以作為示範案場的土地就盤點好拿出來,排除各種人為障礙,進行國際合作招商,在AI大爆發時代,經濟部更應該將協和作為北北基宜地區轉型為綠能分散式電網的開始,為台灣奠定必要的綠能基礎,這樣才是台灣能源問題長治久安之道。

時光回到十年前的話,台灣完全不熟悉也沒聽過離岸風電這樣的東西,更沒有電網儲能、智慧電網這些概念,現在則是已經形成兆元產業,也是台灣淨零排放路徑上不可或缺的工具。目前台灣的地熱大致就是十年前離岸風電的狀態。國際團隊看好台灣地熱,知道台灣需要地熱,他們也願意自籌資金,帶進技術,和本地產業結合,他們看好台灣有機會成為亞太地區地熱產業供應鏈的要角。我們呼籲執政團隊對地熱應該採取更積極進取的態度與政策,開大門走大路,現在就是時刻!

(作者現為野薑花公民協會常務理事、台灣環保聯盟執行委員、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理事、台灣地熱資源發展協會顧問)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