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志偉
習近平日前訪問歐洲行程結束,外界多有猜想,中國有意藉由強化對歐關係來分化美國的戰略夥伴關係,中歐關係的轉變是否可能連動台灣對歐洲國家,甚至近期國人最關注的立陶宛駐處命名問題,可以總體一併觀之。不過,從中共黨史的角度來看,中共向來對外關係就非常靈活,甚至可以說靈巧,歐洲也時常成為中國破口,台灣必須更在此刻留意對歐關係的變化。
過去中華民國尚未退出聯合國的年代,最早和我國斷交的西方民主國家就是英國及法國,英國雖然宣布承認中共,但直到我國退出聯合國後才真的完成斷交。但法國則不同,1964年法國便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當年一度折衝欲建立雙重承認,但最終仍放棄,讓法國成為冷戰下選擇轉向中共的第一張骨牌。而這次習近平訪歐,也選擇到了法國,固然台法關係並不壞,但法國長期本就是中歐槓桿關係中很重要的一張牌,也不必過分誇飾中國在歐洲的能力。尤其是今年巴黎奧運即將舉行,法國必須在國際上扮演更重要的調和角色,和美國今年是大選年的氛圍又大有不同。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左)五月初到訪法國,與法國總統馬克宏(右)進行雙邊會談。(彭博)
中共外交的長年特色,確實是韜光養晦,尤其在對歐洲的立場上向來不採取過分干預角度,中歐之間固然有人權爭議,但不若美國的武力或領土爭議這麼顯著,自然也成為中國可以拿來抗衡美國的一張牌。中國對外政策向來喜歡強調不干預內政,但中國說的是他國不要來干預中國內政,至於中國會不會干預他國內政,這當然也是習近平說的算,從近期英國破獲中國對英國的情報滲透,很顯然不干預為假,干擾情蒐為真。但歐洲多數國家,對於區隔經濟與政治,和美國的邏輯與觀點向來不同,台灣也必須不以美國邏輯看待歐洲。
因此,我在向外交部長的質詢,才會特別提及林中斌教授的文章,提醒外交部必須警覺中國對歐的策略已有所轉變,我們需要鞏固對美關係,但對歐必須要有更為審慎的評估,萬不能過分樂觀。選前曾說要更改立陶宛台灣代表處的Nauseda總統已經取得連任,最近他對於是否更名及對中關係有無必要強化,都已有出現和選前不同的態度,尤其是烏俄戰爭持續下,中國對俄的支持沒有改變,我們也相信不必對立國悲觀,但相反要更拓展其他中東歐國家的設館進度,強化更多友台歐洲國家的關係。
總體來說,我認為中歐關係出現的調整,不影響大結構上民主國家對於中國力挺獨裁政權的反感。我們須審慎留意幾個歐洲國家對台關係,但也必須同步更積極主動,讓朋友變多、盟邦增加,讓台灣除了美國外,也能在歐洲走出一片天!
(作者為立法委員)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